沪深“组合式”降费,和北交所有什么关系?( 二 )


但无法否认的是 , 在北交所2023年的明显利好政策组合叠加的一年来临之际 , 和其他板块相比 , 也显得更具有投资价值 。 毕竟老话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 之前不哭都给糖了 , 现在北交所内部是真的哀嚎声一片了 , 明年后门不得哐哐大开 。
其实过去的新三板 , 最初成立之际的扩容速度更为惊人 , 在短短几年上市了超过1万只新股 , 但在500万投资门槛和较低的挂牌条件下 , 大部分几无任何成交 , 直到后续引入创新层和精选层后新三板才再焕发生机 , 走出了如吉林碳谷、长虹能源上涨数倍的大牛股 。
从新三板过去的经验看 , 一味的扩容似乎很难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 北交所目前开市已一年多 , 但目前仅100多家公司 , 尽管也曾走出过短期涨幅接近3倍的硅烷科技 , 但大部分公司上市后一路下跌 , 令参与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
是估值是真的被低估了 , 还是这个本身就是企业的自身价值?如果北交所没有低估 , 那是不是A股其他板块还存在着高估的区间?或者承认真正优质的、长牛公司确实不多 , 大部分企业估值也算不上便宜 , 性价比不算太高 。
在这个基础上 , 思考如何平衡企业和市场买方之间的需求 , 让交投真正充分运转起来或许比单向将重点放在板块扩容来的更有意义 。
结语
局面的扭转需要行动 , 等待信心恢复和希望重塑需要时间 。
犀牛之星研究院表示:目前来看 , 不管是沪深还是北交所的下调的空间颇为有限 , 加上各种政策组合拳逐步出台 , 市场连续出现地量 , 在年底阶段似乎没有道理继续看得那么悲观 。
【沪深“组合式”降费,和北交所有什么关系?】展望未来 , 疫情总会过去 , 需求总会重燃 , 还是那句话 , 我们仍然保持谨慎乐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