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2月23日 , 沪深交易所发布关于了减免2023年度相关费用的通知 。
为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 沪深交易所推出 “组合式”降费措施 , 发挥好交易所支持、服务资本市场的功能 , 持续降低市场成本 , 沪深交易所推出了“组合式”降费措施 , 减免相关交易和服务费用 。
减免的范围包括:上市公司上市初费和上市年费、交易单元使用费、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网络投票服务费等 。 而根据测算 , 此次降费沪深交易所总共让利大概8个亿 , 其中沪市5亿、深市3亿 。
同日 , 中金所、上金所等也都相继发布了相关“减费”措施 。
降费背后
让利近8亿的手续费 , 对于对于市场投资者来讲 , 不算特别多;而在动辄几千亿的沪深市场中就更不必提 , 几乎激不起水花 。
降费 , 更多是一种态度 , 对提高市场交易热情起到一定的作用 。
但在讨论其是否真的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意义之前 , 为了更完整的了解其中的逻辑 , 我们先往前推 , 试想一下出发点 。 即什么时候会有降低市场成本的需求呢?
市场如火如荼 , 热钱涌入 , 交易旺盛时 , 有降费的必要吗?别说降费 , 这种时候不提价泼冷水 , 让市场降温都很罕见 。
只有在资金、行情流动性收紧 , 企业又存在比较迫切融资需求 , 供需失衡加剧时 , 才需要用一些手段去刺激市场 , 缓解问题 。
而从各大指数上看 , 目前市场确实走到底部区域 。 上证50、沪深300、中证1000、北交50等代表市场中各个量级企业的指数 , 走势都偏弱 。
上证50
沪深300
中证1000
北证50
近期的市场遇冷能理解 , 全国放开后除了医疗板块迎来一波迅猛又直接的需求 , 行情上扬一段时间以外 , 其他行业基本大部分都处于复苏期 , 特别是叠加了这波开放后的超强冲击 , 疫情遍地开花 , 全方位的涉及各个行业的每个环节 , 市场行情短期受冲击明显 。
虽可预见的是这波疫情已经逐渐走向峰值 , 未来消费复苏有望逐步恢复 , 修复的可能性很大 。 但此前的防疫三年 , 加上今年以来发达经济体施行的宽松的财政政策、复杂的国际环境等因素 , 使得市场信心仍处于谷底 , 开放后的疫情冲击更像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在大盘交投疲软之际 , 场内避险情绪达到顶峰 。
此时的降费 , 虽然收益主体是上市公司 , 和个人投资者的几乎没有关系 , 但作为一种信号 , 可以期待后续还有很多宽松政策的出台 。
比如就最近银保监鼓励加大险资进入市场力度的消息:“银保监会正在抓紧研究谋划2023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一系列监管政策措施 。 包括全力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支持保险资金持续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等” 。 目前险资余额有24.5万亿 , 而投入股市基金差不多3万亿 , 这中间的操作空间相当具有想象力 。
要增量资金入市 , 保险就积极响应后 , 其它养老金 , 个人养老金 , 企业年金等等 , 是不是接下来也都要表态?
可以说降费像是一发信号枪 , 政策组合拳逐步出台 , 这波利好更大的意义在于打响向场内传递信心的第一枪 。
和北交所有什么关系?
乍一看似乎没什么关系 。
但从整个环境来看 , 板块内的行情又怎么逃得开大盘的影响呢?
降费中的直接目的“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 作用最深的 , 就是上市企业本身 , 国家希望企业能加速恢复元气 , 给出的条件和支持只多不少 , 在这个层面上看 , 北交所内的中小小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和发展都更为迫切 。
并且从年底IPO开闸的情况看 , 本身在其他板块里 , 破发集中时监管层按常理来说会适当的降低发行速度 , 但北交所却反其道而行 , 越破发越加速扩容 。
当然 , 就目前的情况来 , 很难称得上乐观 , 高比例的破发率、屡创新高的中签率、屡创新低的申购资金 , 无不在吞食投资者的信心 , 再加上岁末资金紧张 , 让二级市场股票购买力和购买意愿极低 , 本身盘子也小 , 主动买盘一少 , 承接不住而抛盘有余导致阴跌不止 , 显然北交所2022年的行事依据还存在很大的调整空间 。
推荐阅读
- 男子切割保险柜,偷走丈母娘9万元首饰,被抓时称:家务事不算偷!
- 铲车带的冲击碾压机冲击碾压施工范围,铲车带的冲击碾压机对施工场地的要求
- 盼到了!锦州松坡路、重庆路部分路段重中型以上货车禁行!
- 重庆妹子电动车被喷广告,要求对方擦掉被拒,女子选择“以毒攻毒”
- 司机被醉酒乘客掌掴,对方主动要求报警,司机的行为让人不解。
- 辽宁沈阳,一男子通过某社交软件,认识了一名年轻女子,两人聊了一段时间,感觉不错便约线下见面
- 江西发生重大刑案,犯罪嫌疑人作案后潜逃,警方悬赏征集线索
- 外卖不见了,@大武汉客户端“民呼警应”平台,次日就收到赔款
- 火葬场门前“黄牛”猖獗,上海警方抓获2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