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黑龙江是我国“四大河流”之一 , 世界大河排名前十 。
我国古代称为黑水、弱水、完水 , 唐代称为望建河 , 辽代称黑龙江 , 清代又称“乌江”、“乌龙江”等 。
黑龙江位于我国东北部 , 水流经过蒙古国、中国和俄罗斯 , 最后于俄罗斯的尼古拉耶夫斯克注入鄂霍次克海 。
黑龙江流域
黑龙江流域物产丰富 , 江内栖息了100多种野生鱼类 , 由于种类实在太多 , 所以当地人编了“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的顺口溜便于记住 。
黑龙江里有一种名叫鳇鱼的鱼 , 当地人称为“黑龙江鳇” , 最大能长到5~6米长 , 重量可达到2000斤 。
黑龙江渔民曾捕获一条鳇鱼 , 它的体长是3.59米、重1028斤 , 这条大鳇鱼被抚远县放流站 , 以22万元人民币买下来了 。
那么 , 政府部门收购买这条大鳇鱼的目的是什么?大鳇鱼后来又去哪了?现在还活着吗?
当年黑龙江《生活报》报道了 , 抚远渔民捕获鳇鱼 , 被相关部门以22万元的价格收购 。
01他叫马红军 , 是黑龙江省同江抚远县人 , 在当地从事捕鱼工作 , 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渔民 。
马红军从二十多岁开始 , 就在已经独自在黑龙江上捕鱼了 , 这一干 , 就干了三十多年 , 而他已经有五十多岁了 。
2018年5月11日 , 马红军和往常一样 , 带着两名伙计 , 三人驾驶着一艘老式的铁皮船 , 这种渔船是以柴油机为动力 , 不仅面积小 , 而且航行速度还很慢 , 优点是皮实耐操劲够大 。
三人各司其职 , 将捕鱼需要准备的渔具一一搬上船 , 而后有说有笑地驾驶着渔船 , 朝着黑龙江中心位置开去了 。
抚远渔民老照片
捕鱼的工作虽然辛苦 , 好在收入还不错 , 至少去了不会空手而归 , 如果运气好能捕到几条值钱的鱼种 , 一网下去就能卖个千把块 , 甚至一网就能“暴富” 。
据马红军说:“十几年前 , 有渔民曾捕获一条1300斤重的大鳇鱼 , 卖了40多万 , 好几年都不用上江面捕鱼了 。 ”
三人到达预想的位置 , 便开始分工合作 , 将渔网沿着江边往中间撒下去后 , 还需要静静地守候着 , 等待鱼儿们自投罗网 。
配图:渔民在黑龙江捕鱼
02上午11许 , 马红军招呼着两名伙计上船后 , 三人再次驾驶渔船开始收网了 。
当天天气风和日丽、阳光明媚 , 气温回暖后鱼儿也开始变得活跃 , 刚收网还没一会就抓到了好几条鱼 , 开了个好头 。
正当三人预感到今天的收获会不错时 , 其中一名名伙计在拉网过程中发现 , 水下的渔网好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 , 扯了几次都没扯出来 。
马红军和另一名伙计放下手中的工作 , 三人一起合力足足拉扯了2~3分钟 , 但水下的渔网却仍然纹丝不动 。
然而就在此时 , 渔网突然往前面窜了一下 , 马红军立刻意识到被挂住的渔网 , 很可能是网住一条大鱼了 , 估计至少有几百斤重 , 说不定能卖个一两万元 。
配图
马红军和两名伙计 , 小心翼翼地将渔网往回拉拢 , 并且尽可能的让大鱼身体多缠绕一些渔网 , 并嘱咐两名伙计不要硬拽 , 防止用力过猛 , 惊动了大鱼它会拼命地挣扎 。
当马红军感觉大鱼已经被牢牢控制住后 , 三人开始同时用力收网 , 鱼刚一出水面 , 马红军就认出了这条鱼 , 并且大声地说:“是鳇鱼 , 大鳇鱼!”
大鳇鱼刚拉出水面 , 就开始拼命地往水下挣扎 , 但此时已经被渔网牢牢网住了 , 来回折腾了几次 , 它体力也已经消耗殆尽 。
推荐阅读
- 最高死缓!11起涉黑恶及“保护伞”案件集中宣判!
- 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的东北黑土,为何会飞速流失?
- 现在阳过的人,过年是不是可以放心回老家了?
- 北京汉济律师事务所—老人浴室泡澡猝死,能追究浴室的责任吗?
- 欠德罗赞一个道歉!德罗赞撇清交易流言,球迷:拉文就是嫉妒
- 2018年,黑龙江渔民捕获一条鳇鱼被国家22万收购,鱼后来去哪了?
- 黑龙江大庆,男子小林因为盗窃自己卡里的钱,被判处刑罚
- 雪乡|曾“宰客无数”的雪乡,整改后再次营业,游客却直言:不想去了
- 2016年,安徽湖底“渔网白骨案”:无名沉尸昭雪,淤泥中的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