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地球的自转下 , 我们看到了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 , 虽然太阳看起来是在围绕地球转动 , 但实际上是地球在围绕着地球自转 , 太阳相对地球是固定的 , 在感知昼夜的基础上 , 人类把一天划分为了24个小时 , 即86400秒 。
一天24个小时 , 这似乎是永恒不变的定值 , 实际上其中着存在不小误差 , 更有科学家指出 , 自2020年起 , 地球的自转速度就在加快 , 人类的一天早已不足24个小时 , 比如在2022年7月29日 , 地球在距离24个小时还有1.59毫秒时就完成了一周的自转 , 打破了自1969年以来的最短纪录 。
重达60万亿亿吨的地球为何会突然加快自转速度?
假如按照这个趋势继续发展 , 人类的一天将会将会缩短多少 , 对我们又有什么影响?
地球诞生在46亿年前刚诞生时的自转速度要比现在快得多 , 那时的一天只有六个小时 。 不出意外的话 , 地球将一直以这个速度持续下去 。
后来月球出现改变了一切 , 现在的主流理论认为 , 45亿年前一颗和火星大小相当的小天体“忒伊亚”撞上了地球 , 地球的部分碎片和忒亚的残骸在太空中逐渐聚集 , 最后形成了月球 , 月球在随后的几十亿年里和地球展开了漫长的引力拉扯 。
月球在地球引力的吸引下围绕地球自转 , 同样地球也会受月球的引力影响 , 即潮汐减速 。 在数亿年的时间里 , 地球通过引力把自身的角动量传递给月球 , 导致自己的自转速度不断降低 , 直至从最初的六小时降到如今的24小时 。
按道理说 , 在这样的趋势下地球的自转速度只会越来越慢 , 怎么还会突然加速呢?科学家认为 , 背后的个别原因可能和人类有关 。
地球的形状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 , 它的两端更扁一些 。 这是因为地球的两端分别是南北极 , 那里的温度极低 , 海水都凝结成了固态的冰川 。
但随着人类文明发展 , 温室气体排放的越来越多 , 使温室效应的速度大大加快 , 由此引发了全球变暖 , 随着全球气温不断升高 , 两极冰川开始大量融化 , 原本的固态冰融化成水汇入海洋 , 导致的后果就是地表质量的重新分布 。
两极流失的冰川流入海洋 , 使海平面不断上涨 , 赤道附近的质量增加 。 总体上来看 , 地球越来越接近圆润的球体 , 质量的分布也更靠向地球中心 , 致使地球的自转速度加快 , 这就像当滑冰运动员原地旋转时 , 手臂展开会放缓自转速度 , 而手臂收紧到胸前就会加快旋转速度 。
如果说单是人类还不足以造成如此大的影响 , 那么加上月球后就完全有可能了 。
月球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 对地球的影响不可忽视 。 天文学家发现 , 月球正在以每年3.8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 , 这意味着月球对地球的潮汐力也会逐渐减弱 , 再过百亿年后 , 地月距离将会是现在的两倍 , 对地球自转的反向加速度也会大大减小 。
除此之外 , 地核熔融很可能也在其中推波助澜 。
地球总体来看可以分为三层 , 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 其中地核又分为内核和外核 , 外核大部分是熔融的液态金属 , 内核则有可能是固态铁 , 外核的液态金属会随着地球自转而流动 , 流动的金属产生了巨大的磁场 , 这些磁场又会产生电 , 反过来加速液态金属的旋转速度 。
综合来看 , 唯一牵制住地球自转速度的月球在逐渐远离 , 而其他因素或不变或有助于地球自转加快 , 最后就导致了2022年的最短一天 。
1.59毫秒虽然看起来不起眼 , 但它的影响却十分重大 , 比如在全球的导航定位系统中 , 信号会以光速传播 , 每秒可达30万公里 , 哪怕误差只有一毫秒 , 也会使导航卫星出现很大的定位误差 。
推荐阅读
- 饶毅批张文宏迎大反转!中国“科学界鲁迅”栽了?
- 总说植树造林,森林真的越多越好吗?其实地球早已给出答案
- 重量超6600吨,存活了8万多年,世界上“最大生物”在被慢慢吃掉
- 航天员太空喝水技巧
- 恐龙称霸地球近两亿年,曾是一方主宰,为何却没有发展出文明?
- 1网50万斤!为何查干湖的鱼捕捞不完?甚至越来越多!
- 新年伊始,美国航天局长大早上没刷牙,“狂喷”中国登月计划!
- 火星上有生命吗?NASA是这样解释的
- 阿根廷巨鹰翼展长达7米,以捕猎狮子为食?这么厉害为何会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