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抗原的人哭了:2元一支亏本甩卖,炒期货的黄牛一夜亏了50多万!( 二 )


小区群之外 , 在药店、电商平台缺货的情况下 , 朋友圈、抖音、快手等都成为了抗原的重要销售渠道 , 这让张磊们感到意外:这些人是如何拿到货源的?
广州一家药房的工作人员向作者解释 , 市场监管部门一直都对药店的价格严格监管 , 一旦过度加价销售 , 就可能面临巨额罚款 。 但对于个人、个体商贩来说 , 他们容易躲避监管 , 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 , 就会想方设法地去拿货 , 一些药商也更愿意将货物卖给他们 。
赚翻的“货主” , 危险的“期货”
“那段时间 , 几乎一天一个价 , 很少有人敢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 ”流年(化名)向作者感叹 。 流年是医药行业的一位“老炮” , 拥有多家药房 。 凭借着自己在医药行业里的人脉和关系 , 过去一个月 , 流年成为了很多人羡慕的“货主” 。 一般情况下 , 他会在凌晨1点的时候从厂商那里拿货 , 天亮后 , 再发给之前下单的客户 。
在抗原的市场高峰期时 , 流年从厂家拿货的价格是4.5元/支 , 批发给药房的价格在7元/支左右 , 药房再以10元以上的价格出售 。
流年的利润率虽然不及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药店或微商 , 但是胜在稳赚不赔 , 以量取胜 。 如果手上有几十万支货 , 那么在这短短的20多天里就可能赚到上百万元 。
当时的市场属于“卖方市场” , 只要有货就有话语权 , 货主们往往会要求买方先交钱再拿货 , 很多时候交货日期要在十天之后 , “期货”市场也就由此产生 。
陈鹏就曾玩过抗原的期货 , 他在朋友圈里发布过多条货源信息 , 宣称自己在武汉、东莞等地有期货的货源 , 但他向作者透露 , 那个时候很多人都在玩期货 , 有现货的并不多 。
更重要的是 , 不少期货货源都是真假难辨 , 流年向作者表示 , 以他的经验 , 那些宣称自己手上有几十万支抗原的人 , 不少都是骗子 , 他们或者拿到钱后直接跑路 , 或者先把钱拿到形成一个巨大的资金池 , 用作它用 。
事实上 , 借助抗原进行诈骗的案件层出不穷 。 根据兰州晨报报道 , 去年12月25日 , Q女士看到有人低价出售抗原 , 在向对方转账5000元定金后 , 被对方拉黑;根据羊城晚报的报道 , 东莞市民张先生两次在社交平台求购抗原 , 均遇到了骗子 , 累计损失48万元 。
过去一段时间 , 抖音、微博、快手等也封掉一批虚假宣传抗原货源信息的账号 。
一夜亏掉50多万
“我们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这波行情只持续了20几天 。 ”流年向作者感叹 , 他本来以为抗原行情会持续到今年2月份 。
元旦过后 , 抗原市场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 不少线下药店、电商平台开始销售现货 , 而有的货主则开启了“亏本甩卖”的模式 , 甚至一度登上了微博的热搜榜 。
作者在京东、天猫上看到 , 不少网店备货充足 , 很多可以实现当日达或者次日达 , 价格也恢复到5元/支的水平;在拼多多上 , 一些抗原的价格更是跌破了“放开”之前的水平 , 一盒20人份的抗原 , 有的售价仅45.5元 , 平均每人份的售价为2.275元 。
产能的快速提升 , 是市场变化的重要原因 。
去年12月29日 , 工信部对外披露了一组数据 , 12月初时 , 我国的抗原检测试剂生产企业的日产能为6000万人份 , 到了月底 , 已经扩大到了1.1亿人份 。
事实上 ,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 , 抗原虽然是必备的防疫物资 , 但是消耗量并不算太大 。 多位感染过的人士向作者表示 , 在“阳”的前后 , 他们可能只需要两三支抗原 , 而在一些偏远的城镇 , 很多人即便感染后 , 也不会去进行抗原自测 。
目前 , 我国很多地方并没有上传抗原检测结果的要求 , 抗原的阴性结果也不是出行或者进入特定区域的硬性要求 , 这使得抗原无法像此前的核酸那样具有持续性 。
另一方面 , 在“解封”之后 , 不少地方政府迅速“接管”了本地的抗原生产商 , 然后有计划、有节奏地向市场、医院、社区进行投放 , 市民们则可以通过一些官方渠道购买到平价的抗原 。
比如 , 在广州 , 从去年12月12日起 , 市民就可以在“粤省事”APP上订购抗原 , 当时的售价为138元/盒 , 每盒20支 。 不过 , 由于当时的产能尚未跟上 , 市民在下单后 , 往往需要等待几天才可以收到货 。
随着市场的剧烈变化 , 此前囤货的炒家有的亏得血本无归 。
比如 , 半个月前高价订购的期货 , 在这几天才到货 , 由于市场已经急转直下 , 这些买期货的人只能亏本甩卖 。 流年就有朋友在这波炒抗原的热潮中亏了50多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