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 , 伯劳鸟的取食方式也颇为“残忍” 。 和老鹰等大型猛禽不同 , 伯劳的腿部力量较弱 , 无法像老鹰那样把猎物按在地上直接撕扯 , 但在进化过程中 , 伯劳鸟找到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将猎物的尸体插入荆棘、带刺的树枝或铁丝网上 , 先固定猎物 , 然后撕扯进食 。
悬挂猎物的尸体还有两个妙用 , 一来 , 伯劳鸟的消化系统不含素囊 , 无法储存食物 , 所以需要频繁进食 , 而把小动物的尸体挂在树上储藏起来 , 方便多次进食 , 减轻了捕食的压力 。 二来 , 把猎物挂在树上还可避免陆地上的肉食性动物抢食 , 存放猎物的位置只有伯劳鸟知道 , 相当于给自己建立了一个食物储备仓库 , 最长可储存数个星期之久 。 在食物匮乏时期 , 伯劳鸟便可以慢慢享用美食 。
伯劳鸟的柔情一面:一夫一妻 , 繁育后代
伯劳鸟在外是大杀四方、性情凶猛的“鸟中战斗机” , 但在繁殖期间 , 伯劳鸟又化身为兢兢业业的模范夫妻 , 一夫一妻哺育后代 , 可谓呕心沥血 。
据生物学家观察 , 棕背伯劳有很强的领域性 , 还会主动驱逐擅自进入繁殖领域的其他同类 。 在繁殖期 , 伯劳鸟的叫声多为单音节和多音节的鸣叫 , 叫声枯燥单调 , 根据叫声的功能可以分为占区鸣声、驱逐鸣声、求偶鸣声、召唤和应答等5种叫声 , 分别对应不同的语谱图和频谱特征 。 巩固领地后 , 伯劳亲鸟开始繁育后代 。
在繁殖期 , 伯劳鸟的活动以巢穴为中心 , 一只鸟负责在巢孵卵 , 另一只负责在巢穴周围警戒、觅食 , 雌雄亲鸟共同抚养后代 。 据观察 , 伯劳鸟的孵化期一般为12~14天 , 育雏期为14~16天 , 期间有五种典型行为:
1 , 孵卵 。 在孵化期间 , 孵卵是耗时最多、最长的行为 , 亲鸟的在巢率超过76% 。 伯劳鸟自产下第一枚卵后就开始出现孵卵行为 , 直到全部卵都孵化成功 。
2 , 翻卵 。 为保证鸟卵受热均匀 , 亲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用下喙轻轻挪动、翻卵 , 每次持续5~15秒 。 在前期 , 翻卵的频率为每小时4次左右 , 当雏鸟即将出壳时 , 亲鸟的翻卵频率最高 , 平均可达7.88次每小时 。
【伯劳鸟有多凶?捕食麻雀,悬挂小动物尸体,人称“鸟中屠夫”】
3 , 离巢和归巢 。 指亲鸟离巢和从外回到巢穴中的行为 。
4 , 饲喂 。 伯劳亲鸟的抚育能力异常强大 , 但工作量异常巨大 。 雌性伯劳鸟在一个繁殖期可产下4~6枚卵 , 雏鸟数量为5只左右 , 每天早上和傍晚是喂食的高峰期 , 亲鸟从早一直忙到晚上 , 白天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
伯劳的喂食:一般由雄鸟外出觅食 , 归巢后将饵料交给雌鸟 , 由雌鸟分配食物
在育雏的前期、中期和后期 , 亲鸟的喂食频率依次增加 , 以帽儿山的红尾伯劳为研究对象:在前期 , 育雏高峰期出现在晚上6点~7点 , 1小时内喂食16次;在中期和后期 , 育雏高峰期为上午12点到下午1点 , 中期一小时最高喂食21次 , 后期则增加到30次 , 可见觅食强度之高!
5 , 警戒 。 繁殖期的伯劳鸟面临着诸多威胁 , 喜鹊、乌鸦、蛇类都可能吃掉鸟卵、攻击幼鸟 。 为保证安全 , 亲鸟会认真选择筑巢地址 , 在巢穴附近频繁观察四周的环境 。 当有不速之客靠近时 , 伯劳鸟会拼命保护幼鸟 , 猛烈攻击来犯之敌 。
得益于亲鸟的精心保护 , 绝大部分雏鸟都能顺利出飞 , 以荒漠伯劳为例:2011年 , 研究者观测了114只雏鸟 , 出飞112只 , 离巢率高达98.25% , 2012年观测77只雏鸟 , 出飞72只 , 离巢率高达93.51% 。 看来 , 伯劳鸟也有铁血柔情的一面 , 它们是非常称职的父母 , 抚育后代尽心尽力 , 不愧为鸟中的“模范夫妻” 。
推荐阅读
- 撒哈拉沙漠里的“快银”:和高温赛跑的蚂蚁,每天只工作10分钟
- 在动物界,子女离开父母多年后,会认识自己的父母吗?
- 那些能够“吃塑料”的昆虫,能否帮助人类解决污染问题?
- 研究发现,年轻人更愿意吃昆虫和实验室培育的肉类
- 一天比之前缩短1.59毫秒,地球加速自转背后,都是月亮惹的祸?
- 总说植树造林,森林真的越多越好吗?其实地球早已给出答案
- 重量超6600吨,存活了8万多年,世界上“最大生物”在被慢慢吃掉
- 航天员太空喝水技巧
- 新年伊始,美国航天局长大早上没刷牙,“狂喷”中国登月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