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靠什么在黑夜和浑浊的水中觅食?显然不是鱼眼!


鱼靠什么在黑夜和浑浊的水中觅食?显然不是鱼眼!


文章图片


鱼靠什么在黑夜和浑浊的水中觅食?显然不是鱼眼!


文章图片


鱼靠什么在黑夜和浑浊的水中觅食?显然不是鱼眼!


文章图片


鱼靠什么在黑夜和浑浊的水中觅食?显然不是鱼眼!


文章图片


鱼靠什么在黑夜和浑浊的水中觅食?显然不是鱼眼!


文章图片


鱼靠什么在黑夜和浑浊的水中觅食?显然不是鱼眼!


文章图片


鱼有两个大大的、永远闭不上的眼睛 , 这是因为相比较我们的眼睛 , 鱼眼没有眼睑 , 所以它们一生都要睁着眼睛 , 就连睡觉也不例外 。

鱼眼是它重要的器官之一 , 只是相比较我们 , 鱼最多只能算个近视眼而已 , 这是因为鱼的眼睛结构比较简单 , 它们很难调节晶体与视网膜之间的距离 , 这就导致了它们能看清比较近的物体 , 一旦远了 , 就非常的模糊了 。
不过 , 大多数的鱼眼分布在鱼头部的两侧 , 这使得它们单只眼睛就能看到接近180°的视角 , 双眼配合只有前方、后方少量的视觉死角 。 在光线较好 , 水质也比较清澈时 , 它们的视觉还是不错的 , 靠着这对眼睛 , 它们能发现水中的蠕虫以及其他食物 。

当然 , 大多数鱼的觅食 , 眼睛只是一个辅助器官 , 因为一方面是因为鱼生长的环境不同 , 比如有的深海鱼 , 眼睛只能算个摆设了 , 生活在浑浊水体中的鱼 , 眼睛的作用也不大了 , 而且鱼晚上也是需要觅食了 , 没有光线 , 鱼又没有夜视能力 , 所以它们必然有更重要的感官 ,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鱼觅食的重要感官 。

眼睛退化 , 靠发光“钓鱼”的安康鱼
首先是听觉
我们常说赫兹来概括动物的听觉能力 , 比如人耳能听到20HZ-20000HZ的声波频率 , 而狗能听到15-50000HZ的声波频率 , 这就是说狗能听到我们人听不到的次声波(低于20赫兹)和超声波(高于两万赫兹) 。
不过 , 从听到的声波频率看 , 鱼类其实都在次声波的世界中 , 绝大多数鱼类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在2-3000HZ之间 。

也就是说鱼能听到连狗都听不到的次声波 , 这一点非常的重要 。 大多数鱼类是靠耳石来捕捉声音的 , 而耳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 它的密度比水要大 , 同时水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很多 , 这导致了声音的传播速度以及损耗率要更少 , 研究表明 , 声音在水中传递速度是空气的4.8倍 。
说到这好像与鱼的觅食关系不大 , 实际上关系是很大的 , 因为活物是会产生声音的 , 小到微生物 , 大到鱼类 , 它们在移动时都会产生声音 , 而越小的水生动物产生的声音越小 , 我们人耳是完全捕捉不到的 , 但是鱼类却能够捕捉到 。

通过耳石捕捉到这些低频的振动 , 鱼能判断声源是不是属于自己的猎物 , 它的大体的方位等等 , 也就是说我们在用细小的脚步慢慢的接近鱼的时候 , 它们其实早已经听到了 , 只是这种声音可能没有被它们列入到危险声音的范畴 , 所以它也懒得搭理我们而已 。
因此 , 听觉是鱼类寻找猎物的重要器官之一 , 而且能够无视光线 , 无视所处的环境 。

耳石的位置
其次是嗅觉
仅仅是靠听觉显然是不够的 , 因为有的陆地上的碎屑也会被风吹到水中 , 从而产生声音 , 这样鱼跑过去极有可能会白高兴一场 , 此时嗅觉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
鱼与我们一样也是有鼻孔的 , 只是不同于我们的是鱼有四个鼻孔 , 两两互通 。

【鱼靠什么在黑夜和浑浊的水中觅食?显然不是鱼眼!】虽然它的鼻孔比较小 , 但可别小瞧它 , 因为鱼会在不断的游动中 , 让水流不间断的流过自己的鼻孔 , 而在鼻孔内部是鱼的嗅囊(由嗅板和嗅房组成) , 上面布满了感受神经 , 这些神经能够准确的捕捉到流过的水流中包含的气味颗粒 , 尤其是它们的纤毛感受神经 , 能够对氨基酸起到很好的捕捉作用 。
理论上 , 鱼可以通过分析水的信息得出方圆10米范围内的食物信息 , 而我们用的蚯蚓等活饵 , 其本身的蛋白质含量就非常的高 , 更不用说用到的专业的饵料了 , 这些饵料一旦进入水中就会扩散到周围的水中 , 从而被附近的鱼分析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