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早认清核聚变非出路,掌控能源增加数百倍( 二 )


以截流黄河为例 , 从三峡库区调水350亿吨 , 其中200亿吨到丹江口坝下汉江下游另外的150亿吨通过丹江口水库到淮河流域 , 置换500亿吨汉江\\淮河水到黄河海河流域 。 丹江口水库以北180米上水库全部到黄河北岸 。 当黄河下游不再缺水 , 置换黄河上游500亿吨水在乌海或黑山峡将黄河截流分流 , 用于海拔800~1500米以上的平坦高原 , 如果能全部在内陆形成水循环 , 10年6000亿吨 , 足够开发整个大西北 。 为中国提供超过120万平方公里可利用面积 。 相当两个乌克兰 。
这些工程最大的问题是 , 这600亿吨水会对气候产生如何的影响?
大气中二氧化碳总量3.2万亿吨 。 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排放1.3万亿吨 。 导致平均气温升高1.1摄氏度 。 做一个极端的假设 。 这600亿吨水全部存在中国西北 , 水的温室效应远超二氧化碳 。 存10年就有6000亿吨水资源 , 一年循环三次 , 吸收的太阳能将超过人类有史以来排放的二氧化碳 。 对气候的影响如何?
水资源在原本干旱亚洲内陆地区循环 。 以每平方米蒸发1000毫米极限估计 。 等量的1.8万亿吨水需要180万平方公里面积 。 那么西北 , 中国北方要升温多少度?这个是极限假设 。
从能源总量看1.8万亿水资源吸收的太阳能相当于7倍人类目前消耗能源总量 , 是中国年发电量的150倍 。 如果这些水资源吸收的能量转化成风电 , 水电 。 那么1%的转化效率就能让中国发电量增加一倍 。
【尽早认清核聚变非出路,掌控能源增加数百倍】用水资源吸收三分之一陆地上的太阳光 , 为人类创造巨大能源 , 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生存环境 , 可能就是人类掌控能源的极限 , 太阳能利用的天花板 。 这些是工程经济可行的极限 。 沙漠干旱地带水资源吸收的能源相当目前人类掌控的数百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