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作 者|亚哲
来 源|哲响(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zs@zhishan.tech
今年以来 , 我陆陆续续走访了20余个城市 , 与小1万名律师进行了接触 , 不管是寒暄还是深聊 , 总能感觉到一种“不景气” 。 所谓不景气 , 大致有这么几个方面:
1. 受大环境影响 , 客户付费能力和意愿十分低迷 , 律师客单价直线下降;
2. 律师手头上的业务大多是存量业务 , 增量业务少之又少;
3. 风险收费非常普遍 , 大多业务停滞于执行环节 , 尾款变得遥遥无期;
4. 同行们都在求变 , 贴标签、搞活动、做推广层出不穷 , 竞争环境不断激化;
5. 泛法律服务机构越来越多 , 低价竞争到了令人发指的状态 , 行业无比“焦虑” 。
......
总之 , 当存量客户和存量业务充满了“不确定性” , 这个阶段大家就开始寻求一个问题的解答:如何找到新的业绩增长点?针对这个问题 , 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
PART.01
不要一味迷信“新”
每每遇到困境时 , 潜意识都在告诉你要“求新” , 求新才能破局 , 这是最简单的逻辑 。 因此 , 在行业里围绕着“新”衍生出了各种模式 , 我为大家举几个例子:
A律 , 一位在东部发达城市执业10年左右的律师 , 团队不到5个人 。
从去年“合规热”兴起 , 她就下定决心要做“专注企业合规的律师团队” , 并围绕这个标签 , 有了一系列动作 , 比如 , 参与合规书籍出版、发布合规类专业文章、参加各类合规系列活动等 , 更为决绝的是 , 她砍掉了团队绝大多数的其他业务 。
B律 , 一位传统业务律师 , 在某类民事业务的办理上卓有成效 。
但这些年她也是焦虑重重 , 突然有一天和一位运营抖音号的朋友相识 , 交流片刻深感“大开天眼” , 毅然决然的做了抖音号 , 在不到半年时间里 , 粉丝人数达到了50万 。
她的抖音团队非常专业 , 稿子、拍摄、制作、发布都是一揽子包干 , 每周B律仅需要抽出半天时间录制 , 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 。
C律 , 在2019年锚定了新的行业赛道 , 通过自身敏锐度和高效执行力 , 在区域内先拔头筹 , 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拿下了几个行业头部客户 , 创收业绩也都翻了番 。 迅速成为了行业典型 , 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知名度 。
这一切看上去都很好 , 但通过与他们深入地交心 , 才发现还真的是“冷暖自知” 。
A律 , 大刀阔斧的调整 , 放弃了许多业务 , 但促使她的业绩大幅度下滑 , 团队成员做单一业务的饱和度不够 , 稳定性很差 。
B律 , 开玩笑的和我说 , 也就只有粉丝数 , 运营以来 , 没有粉丝的真诚互动 , 更没有实际的优质业务转化 。
C律 , 焦虑感越来越强 , 因为在之后的两年里 , 团队的业绩趋于平缓 , 竞争对手多了 , 客户挑剔了 , 成员不服管了 , 他开始怀疑这个行业的持久性问题 。
他掏心窝的讲 , 你能够快速切入的赛道 , 别人也可以 , 红利都是暂时的 , 关键在于红利之后 , 你的团队是否还能像从前一样保持战斗力 , 这一点上 , 他觉得自己做的很不好 。
不要一味追求“新” , 正所谓吸引眼球不意味着真正成功 , 特别是在律师行业 , 假象太多 , 真相太少 , 一定要仔细分析其中的底层逻辑 。
PART.02
思考增长的基本逻辑
基于上述分析 , 我认为在思考如何增长前 , 大家要先了解为什么增长会停滞?极大可能是手头上的业务只剩下:老客户的老业务 , 也就是只有存量没有增量 。
推荐阅读
- 某拆迁协议履行纠纷案,省高院提审维护正义
- 棚改前的价格也很难找到交易
- 为何古人吃完饭扔下银子就走,店小二既不清点,也不阻拦?
- 客户一再要求降价怎么办?职场中的价格战,工作中应对好讨价还价
- 内外因作用下,2年2000万,湖人拿下21+9的即战力?
- NBA一夜4大交易动态:湖人3换4报价奇才有意迎比尔+库兹马回湖人
- DNF:魔盒首次加入天1要来了!4亿1套值得买吗?土豪已蠢蠢欲动
- 如何快速离婚?起诉离婚会一次性判离吗?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 输急眼了!曝快船2换1报价雷迪什,两位潜力股球员惨遭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