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06年发生的“泼硫酸毁容案”,单亲妈妈被判13年,舆论却表示“同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古有“冤冤相报何时了”之说 , 这话明显是劝人向善的意思 , 但究竟何什么是“善” , 什么是“恶”呢?
就拿法律来说 , 惩治的无疑都是“罪犯” , 但罪犯未必就是恶人 , 也有可能是被“逼”的;北京房山区“泼硫酸致人毁容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
本案曾一度引起热议 , 凶手虽然受到了惩处 , 但广大人民群众却一再表示“同情”;明明是“向人泼硫酸”的罪犯 , 怎么反成了“被同情”的一方?
本案的凶手是一名单亲妈妈 , 名叫“韩浪”(化名) , 重庆人 , 案发当年35岁 。
“韩浪”是个苦命的女人 , 1995年 , 在老辈人的“强制”下 , 她和一个比自己大15岁的男人结了婚 。
这样的婚姻肯定是不和谐的 , 争吵、打闹成了家常便饭 , 即便两人婚后有了一个儿子 , 这样的不和谐依然如旧 。
终于 , “韩浪”与2001年选择与这个男人离婚 , 孩子由她抚养;为了离开伤心地 , “韩浪”独自带着6岁的儿子来到北京 , 在房山区韩村河镇定居下来 。
韩浪没什么文化 , 又是单亲妈妈 , 带着孩子“北漂”该是多么的艰难?
尽管如此 , 这个女人还是咬牙坚持着 , 生活虽然不富裕 , 但母子俩过得平淡安稳;需要说明一下 , 此时的“韩浪”似乎又遇到了爱情 , 可惜是个身有残疾的男人 , 李大君(化名) 。
李大君对“韩浪”母子很是照顾 , 儿子(亮亮)也不排斥这个男人;或是日久生情 , 李大君和母子俩住在了一起 , 怎么说都是“三口之家” , 生活虽然贫苦 , 但也算其乐融融!
古有“树欲静而风不止”之说 , 2005年4月24日 , 6岁的“亮亮”和往常一样出门玩耍 , 结果到了晚上都没回家 , 这可急坏了母亲(韩浪) 。
韩浪经历过一段失败婚姻 , 某种角度看 , 儿子(亮亮)就是她的命;李大君也很喜欢亮亮 , 于是和韩浪一起出门寻找 , 尤其“韩浪” , 在村子周围一遍遍呼喊着儿子的名字 , 声音里满是哽咽 。
亮亮虽然只有6岁 , 但这孩子很懂事 , 平时出去玩都会准时回家 , 这次天黑还不见人 , 多半是出事了 。
“韩浪”虽然预感到了什么 , 但她不愿 , 也不敢往坏处想 , 只是自己骗自己“这孩子一定在哪个柴火垛里睡着了!”
当时有十几个好心村民也帮着找孩子 , 但直到半夜 , “亮亮”始终没有出现;韩浪和李大君一夜未合眼 , 始终没有放弃寻找孩子 , 第二天又找了一上午 , 此时的韩浪已经忍不住哭出了声 。
儿子(亮亮)就是她的命 , 难道被人贩子拐跑了?难道跑出村了?
什么情况都被“韩浪”想到了 , 但她就是不敢、也不愿想“儿子死了”;尽管她不敢想 , 但事实真就如此 , 一个同村孩子跑来告诉韩浪 , 她儿子(亮亮)在村西头的一口井里 。
韩浪一听这话 , 脑子里“嗡”一声就要晕倒 , 但还是强撑着身体向村西头跑去 , 心里一遍遍地祈祷着“井里的一定不是亮亮!”
希望终究是看不见摸不到的 , 现实才真真切切的摆在眼前 。
当时井口由一块大石头堵着 , 搬开石头、捞出尸体 , “韩浪”一眼就认出了死者 , 正是自己的儿子“亮亮”!难道是失足落水?
村里出了人命 , 自然惊动警方;此案并不复杂 , 凶手也是一名孩子 。
案件过程大抵是:村里有个孩子叫“张强”(化名) , 或是比较贪长 , 13岁就人高马大的;韩浪母子是外来户 , 又是“单亲” , 13岁的张强没少欺负6岁的亮亮 。
推荐阅读
- 广西陆川:婚前隐瞒重大疾病致婚姻无法存续 法院判决撤销婚姻关系并返还彩礼
- 2016年恶狼潜伏在停车场 绑架宝马女并抢走24万元财物 但结局悲凉
- 新娘肚子大了无人理,男子埋头玩手机,知情人:3万彩礼都不想给
- 同居四天后分手男子要求返还彩礼,说女性吃亏暗含恶俗逻辑!
- 河南濮阳,深夜,某小超市,来了一名男子,买了一盒烟和打火机
- 男子婚恋网站结识女子,转账140万元。分手后想要回,法院这么判
- 19岁女孩收3万彩礼嫁穷小伙,娘家包车参加婚宴,有人想当场悔婚
- 男子因彩礼纠纷租住在前女友对面公寓,并将其割喉杀害,被公诉
- 案例:又是宝马,没有结婚的,赠与物品应当退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