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号后避障相机成像图像
但是 , 火星车的唤醒则必须基于前文所述的发电与温度两项指标条件下的自主唤醒 , 也就是说我们地球这边是不能人工控制祝融号火星车的唤醒模式 。
为什么不能设计受控唤醒 , 而一定要自主唤醒?
这个问题与火星车的安全息息相关 , 首先在休眠模式下全系统断电 , 祝融号无法发送任何信息至地球 , 飞控团队对火星车的能源与温度数据就无法掌握 , 如果设计受控唤醒 , 那么就可能在火星车无法满足条件下唤醒 , 此时能源储备就存在快速耗尽与故障等风险 , 这将提前宣告火星车寿命的彻底结束 。
祝融号车体表面已有一层薄薄的火星灰
不仅唤醒功能一定要自主 , 就连休眠也一定要具备自主能力 , 面对突如其来的火星沙尘暴 , 车载太阳翼发电能力与温度都将降低 , 此时若没有自主休眠功能 , 火星车同样存在能源耗尽与故障的风险 。 比如 , 机遇号火星车最后就是在遭遇沙尘暴后彻底结束了使命任务 。
祝融号是人类迄今为止部署火星规模最大的太阳能火星车 , 但是 , 很多人仍然有一个疑问 , 为什么我们不使用核动力?
火星车核动力指的就是基于同位素热源设计具有发电能力的装置(核电池) , NASA的好奇号与毅力号是人类迄今为止仅有的两辆核动力火星车 , 它们是不受火星四季因素限制的 , 可以在火星冬季期间正常运行 。
毅力号火星车
事实上 , 我国嫦娥三号与嫦娥四号的着陆器与月球车都配置了用于月夜温控的核热源 , 嫦娥四号着陆器也具备基于核热源的发电功能 , 天问一号参研人员也不止一次披露 , 我们具备研制核动力火星车的能力 。
嫦娥四号着陆器
有两个因素促使祝融号火星车没有选择核动力:时间与预算
很多爱好者在得知天问一号探测器要一步实现火星绕落巡时都觉得很夸张很不可思议 , 步子这么大 , 会不是扯着……?
要知道放眼世界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在首次自主探火任务中选择如此高难度的科目 。 时至今日 , 除我们以外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实现在一次发射任务中连续实现火星环绕、火星登陆、火星表面巡视三大任务 , 足见其难度之高 。
天问一号环绕器自拍杆成像
事实上 , 在工程立项之前 , 项目团队也主要倾向于更稳健的发展节奏 , 就是先绕再落 , 分步实施 , 但是呢 , 基于要创新、要赶超的需求 , 我们踮踮脚伸伸手也可以够得着更高的目标 , 一步实现火星绕落巡的目标就这样定了下来 。
要赶超
我们之所以可以迈出这么大的步子 , 也得益于嫦娥探月工程的深厚积累 , 比如布局全球的深空测控网、大推力运载火箭、基于机器视觉的地外天体着陆技术、用于地外天体着陆的7500N变推力发动机等等 。
深空测控天线
一步实现火星绕落巡 , 这意味着要同时研制环绕、着陆、巡视三大模块 , 投入的预算本就不是一笔小数目 , 如果再加码核电池 , 这要花的钱就会更多 。
天问一号着陆平台
天问一号整器留影
除了花钱多 , 还有就是时间 。 作为一步实现火星绕落巡任务的天问一号从立项到发射只用了四年多时间 , 速度之快可谓前无古人 , 使得我们可以在21世纪第三个十年初期成为人类唯一在两颗地外天体部署巡视器的国家 , 极大加速了走向深空的步伐 。 如果加码核电池 , 那要花费的时间也会更多 。
这也是一个要分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问题 , 深空探测首先要掌握的是基本的工程技术能力 , 比如嫦娥探月的绕落回 , 要解决环绕月球、到达月球表面 , 以及从月球表面返回地球这三大工程难题 , 掌握这些基础工程能力之后 , 想怎么发展那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
火星探测两步走
我国火星探测则是两步走规划 , 即一步实现绕落巡 , 二步完成采样回 。 对于天问一号任务而言 , 绕落巡三大难题就是主要矛盾 , 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与世界最强在火星采样返回领域同台竞技 , 继而从追赶者一跃成为引领者 。
推荐阅读
- 急了?NASA局长怕中国先登月封锁月表资源!美国为何如此担心?
- 今年美国将向月球表面发射11个着陆器,NASA应该改行做月球快递
- 《奇观》:何其有幸,正好处在此时的时空
- 祝融号怎么了?火星北半球初春已经到来,为何它没有苏醒?
- 耀龙!侏罗纪后期最奇特的带羽毛恐龙!
- 大观|航天人杨毅强的“太空旅游”计划
- 韩国探测器赏月号传回首张“地月照”!月球的资源竞争在不断增强
- 黑洞能吞噬万物,月球变黑洞后半径仅0.1mm,地球会被它吞噬吗?
- 究竟谁才是月球的主人,若两国都想开采月球同一区域,如何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