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黑洞最早来源于科学家的理论推测 , 然后被天文观测所证实 , 哈勃望远镜的观测显示 , 几乎每一个星系中心都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 , 质量是太阳的上百万倍 。 比如银河系中心就存在一个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400多万倍的黑洞 。
它就像一个贪吃蛇 , 可以吞噬所有已知物质 , 任何物体只要被其引力所捕获 , 进入了其视界范围内 , 就会被吞噬殆尽 , 最终掉进一个奇点内 。 也正是因为黑洞这一奇特的性质 , 才让科学家们觉得它神秘而又可怕 。 目前科学家对黑洞知之甚少 。
月球变黑洞?
理论上来说 , 月球是不可能变成一个黑洞的 , 因为它的质量不够 。 那种质量超大的恒星 , 到了生命末期发生重力坍缩 , 经过一场猛烈的爆炸后 , 大量的物质被挤压在一个极小范围的空间内就会形成黑洞 。
【黑洞能吞噬万物,月球变黑洞后半径仅0.1mm,地球会被它吞噬吗?】
关于黑洞的形成过程中黑洞大小和质量的关系 , 有一个著名的史瓦西半径公式 , 这个公式可以计算任何具有质量的物质变成一个球状对称、不旋转黑洞的半径 。 该半径也就是黑洞的视界半径 , 公式为Rs = 2GM/c^2 , 其中Rs为史瓦西半径 , G为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 , M为质量 , c为光速 。
月球的质量为7.35×10^22千克 , 仅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 。 如果宇宙中存在质量与月球质量相当的黑洞 , 计算可知 , 这个黑洞的史瓦西半径将只有0.1毫米 。
实际上 , 如果月球真的变成同等质量大小的黑洞 , 地球啥事都没有 , 并不会被那个小黑洞所吞噬 , 地面上的人类只会发现夜晚天空中的月亮消失了 。 这个新诞生的迷你黑洞仍然还会像月球那样 , 继续围绕着地球公转 。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作为质量和月亮相同的黑洞 , 构成它的物质形态虽然变了 , 但质量这一基本的物理属性却并没有变 , 这意味着它仍然能够承担起地月系统中月球的引力作用 , 能够起着稳定地轴的作用 , 能够对地球产生潮汐力 。
对于这种迷你黑洞 ,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担忧 , 只要不要太接近它 , 就不会存在危险 。 至于为什么不要太靠近它 , 那是因为其附近的引力场强度是月球附近引力场强度的很多很多倍 , 以至于光线通过其附近时都要拐个大弯儿 。
我们也没必要担心它变大!它实际上并不会像贪吃蛇那样到处乱跑 ,地球周围也没有多少物质可以供它吞噬 , 唯一能够让它增长的应该只有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和太阳风 , 加之理论上预言的霍金辐射的影响 , 这种黑洞的质量仅会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增长 。
月球变成黑洞 , 对人类来说意味着一场新机遇 , 因为黑洞中隐藏着太多自然奥秘 , 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 或许能够使人类的科技水平更上一层楼 。
目前科学家观测到的宇宙中离人类最近的黑洞是位于望远镜座的HD 167128 , 它距离我们大约有1000光年 , 然而人类在数百年内可能连太阳系都飞不出去 , 更别提前往那里 。
如果地球周围真的存在这种迷你黑洞 , 没有吸积盘 , 辐射又弱 , 那还不得抓紧发射探测器 , 进行近距离研究 。 它提供了人类难以创造的强引力场环境 , 这可是一个研究相对论的绝佳平台 。
这个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 可是形成黑洞后 , 那些物质究竟去哪儿了 , 真的变成一个体积为0 , 密度无限大的奇点了吗?如果物质没有消失 , 又是以怎样的形式存在的?理论推测 , 黑洞视界内的时空曲率无限大 , 真是这样吗?
这些问题涉及时空和物质 , 如果科学家们能够弄清楚这些问题 , 将能够让我们对世界的本质认识得更透彻 , 甚至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物理学革命 , 让人类的科技水平更进一步 。
关注我 , 带你长知识 。
推荐阅读
- 究竟谁才是月球的主人,若两国都想开采月球同一区域,如何分配?
- 不是黑洞:天文学家可能需要重新思考伽玛射线暴是如何形成的
- 宽度达45000光年!银河系两侧的巨型气泡,到底是什么
- 探测月球的重大意义,体现在这些方面
- 美国“SLS超重火箭”究竟有多强?需正视差距,但长征9号也不远了
- 如果你问宇宙是什么?或许大多数人会说:宇宙就是一堆石头
- 球在不断远离地球,地球会受到哪些影响?科学家告诉你!
- 瑞士科学家发现:脚下的地球快没电了,今天的火星就是地球的未来
- 科幻作品告诉我们:人类语言面临多重挑战,我们能否突出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