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航天人杨毅强的“太空旅游”计划

text":"
一箭六星!“力箭一号”首飞成功 。 作为中国科学院空天飞行科技中心主任、“力箭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任务总负责 , 谈起2022年7月27日“力箭一号”发射任务成功时的情景 , 杨毅强还是难掩激动 , “我们是从2019年开始研制 , 科研团队实现了6项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和13项技术国内首次使用 。 ”
“力箭一号”运载火箭 , 起飞推力200吨 , 可以把1500公斤的载荷送到5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 , 是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 。 该火箭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抓总、中科宇航公司参与研制 。 这枚火箭首飞成功 , 标志着我国固体运载火箭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
【大观|航天人杨毅强的“太空旅游”计划】“钱老”——钱学森是杨毅强的偶像和人生目标 。 “在自己的不同人生阶段中 , 我都以‘钱老’为榜样 , 一直追寻着他的足迹 , 激励着我在热爱的领域不断钻研、从未停下 。 ”杨毅强说 。
秉承对科学家精神的执着追求 , 他带领团队进行方案设计 , 创新迭代 , 整个团队满怀激情 , 不断攻坚克难 。 他坚持提出“简单即可靠”的观点 , 让火箭设计朝着集成化、通用化、模块化方向发展 。 大家通过优化飞控软件 , 减少箭体零部件 , 最终使“力箭一号”上的产品数量比传统火箭减少50% , 地面试验设备减少80% 。
“研发过程中既得益于中科院雄厚的科研实力 , 也离不开大家的拼搏 , 不管在技术还是管理上我们都有很多创新 。 发射前我讲了一句话 , ‘我们用尽了最后的力气’ 。 ”杨毅强说 。
“力箭一号”发射成功后 , 杨毅强又带领研发团队开始转向火箭回收技术突破等相关工作 , 进一步开拓商业航天的价值 。
“火箭回收技术是目前实现太空旅游需要突破的核心技术 。 不久的将来 , 中国有望开始太空旅游 。 ”杨毅强介绍 , 太空旅游目前可分三种 。 第一种是进入空间站 , 这对游客的身体、心理素质等有严格要求;第二种是以美国“白色骑士”为代表的通过双机身航空运载飞机将游客带入太空 , 但该模式舒适感和安全性稍有欠缺;第三种就是亚轨道旅行 , 是在距地球20-100公里高空飞行 , 它的技术较为成熟 , 适合大部分人群 。
在杨毅强看来 , 太空旅游给中国商业航天带来发展机遇 。 杨毅强表示 , 2021年的一份报告显示 , 中国商业航天的注册企业已逾370家 。 目前 , 在运载火箭、卫星应用等领域均已出现头部企业 , 形成国家队与民营企业互补的格局 , 发射次数、发射载荷质量和在轨卫星规模均居世界前列 。
“未来 , 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关键不是火箭或卫星 , 而是应用 。 越接近普通民众和终端用户的业务收益越高 , 商业航天也将迎来最好发展时期 , 深入到普通人的生活 。 ”杨毅强自豪地说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