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王蛇大战科莫多巨蜥,谁才是陆地最强有毒爬行动物?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眼镜王蛇是现存体型最大的毒蛇 , 被称为毒蛇之王 , 而在现存的蜥蜴中 , 科莫多巨蜥是体型最大的蜥蜴 , 被称为蜥蜴之王 。 从进化的角度看 , 蛇与蜥蜴是近亲(由蜥蜴进化而来) , 那么这两个“王”的碰撞谁更强悍呢?
我们先来简单的了解一下两种爬行动物的实力
01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俗称过山风 , 它的这个俗称与其栖息环境、速度以及攻击性方式这三个方面有关 , 在野生环境下 , 眼镜王蛇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印度以及我国南方等地 , 它们特别喜欢栖息在植被茂盛的山林之中 , 除此之外 , 眼镜王蛇在攻击时 , 会立起身体的1/3 , 看起来就像是一座小山峰一样 , 这是它“过山”名字的由来 。
至于“风”是用来形容它的速度 , 眼镜王蛇的一次攻击最快可达1/25秒 , 用肉眼几乎是看不清它的攻击轨迹的 , 只有在高速摄像机下拍摄 , 然后500倍慢放才能看得清 。
除了攻击速度外 , 眼镜王蛇的体型和毒性也是它引以为傲的资本 , 作为现存体型最大的毒蛇 , 眼镜王蛇有着平均3.5米 , 最长5.58米的体长以及平均6公斤的体重 , 虽然从体重数据看 , 它也就比猫重一些 , 但是作为一种细长型的动物 , 拥有十几斤的重量 , 已然是庞然大物了 。
一般情况下 , 我们对一些有毒的动物的毒性强弱判断有三个标准:第一是半数致死量 , 也就是杀死一半以上的实验小白鼠所需要的最小毒液剂量 , 单位为毫克/千克 , 数值越小 , 毒性越强 , 通常用LD50来表示 , 而眼镜王蛇的LD50其实不算特别出众 , 只有0.34毫克/千克左右 , 也就是说杀死一公斤的猎物 , 需要0.34毫克的毒液 。
第二是毒液类型 , 毒蛇的毒液类型通常有四种:血循毒素、神经毒素、细胞毒素以及混合毒素 , 在这四种毒素中 , 以混合毒蛇的威力最强 , 因为被这类毒蛇咬伤 , 往往需要注射不同的抗毒血清 。
而眼镜王蛇就是混合毒素的毒蛇 , 它的毒液中含有大量的神经毒素以及血循毒素 , 所以 , 被眼镜王蛇咬伤 , 不仅威胁神经系统 , 还会持续的流血、伤口肿胀 。
四种常见蛇毒毒素以及中毒症状
第三就是排毒量了 。 讨论一种毒蛇的毒性强弱 , 如果单纯的去看半数致死量的话 , 就是“抛开剂量谈毒性了” , 是不科学的 , 因为一些毒蛇明明半数致死量不算高 , 但靠着巨大的排毒量依然是致死率很高的毒蛇 , 比如五步蛇 。
眼镜王蛇是现存排毒量最大的毒蛇之一 , 它平均一口就能释放350毫克的毒液 , 最大毒液分泌量达到了7毫升 , 所以 , 靠着巨大的排毒量 , 眼镜王蛇依然是最致命的毒蛇之一 。
因此 , 眼镜王蛇是集体型、力量、毒性(综合毒性)于一身的大型毒蛇 , 而且眼镜王蛇还有一定的免疫神经毒素的能力 , 所以银环蛇、眼镜蛇在眼镜王蛇面前只能沦为“辣条” , 正是如此 , 眼镜王蛇才有了“食蛇者”的称号 。
02科莫多巨蜥
科莫多巨蜥虽然是印尼小巽他群岛上独有的一种爬行动物 , 不过它的由来可谓是一波三折 , 科莫多巨蜥最早的祖先是生活在亚洲的巨蜥 , 在距今约4000万年前迁徙到了澳大利亚 , 然后在距今约1500万年前 , 通过澳大利亚与东南亚的板块碰撞再次回到了亚洲 。
之后 , 科莫多巨蜥就在小巽他群岛中的几个岛屿上悄悄的生活着 , 直到1910年才被人发现 , 之后公之于众 。
推荐阅读
- 16本已完结柯南同人小说,智商在线的红黑大战,谱写自身的传奇
- 雷鸟X2真AR眼镜问世:支持全彩双目异显 1600万像素摄像头
- 2023年更糟?来自未来人的预言,2023年将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
- 斯文败类!男子“取外卖后”退钱投诉,骑手:是一名中年眼镜男!
- 泰国4米眼镜蛇爬进民居吓坏屋主
- 谈“蛛”色变,红背黑寡妇蜘蛛,能够单杀东部拟眼镜蛇的存在
- 连眼睛王蛇都害怕的“青环海蛇”,海蛇的祖先,血清却极其稀少
- 一副眼镜,能让字节撑过元宇宙的凛冬吗?
- 懒猴:世界上唯一有毒的猴子,学习眼镜蛇喷射毒液,却是保护自己
- 人体免疫系统大战,患流感自愈是否是残影空间电影讲述的骗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