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在跑滴滴之前 , 1971年出生的胡书雯当过大学讲师 , 干过汽车销售 , 开饭店 , 办工厂 。 电影《阿甘正传》里 , 妈妈对阿甘讲 , “生活就像盒子里的巧克力 ,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 阿甘不知道 , 胡书雯也不知道 。
2016年 , 父亲突然生了一场重病 , 执意要让子女照顾 。 原本说好的一人轮流照顾一周 , 最终哥哥姐姐各自推辞有事 , 胡书雯只能一人担下了所有 。 没有精力兼顾生意 , 几个月下来 , 饭店和工厂出现了亏损 , 投入100万的生意赔了 , 收回来不到10万 。
更不幸的是 , 父亲也因病重离开 。 胡书雯不敢再开店了 , 她想一定要多陪陪母亲 。 “钱是挣不完的 , 有妈就有家 , 如果妈不在了 , 我们这个家也就没了” 。
既不能吃老本 , 还要有时间方便照顾母亲 , 上班又不能随时请假 , 胡书雯一时不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办 。
在求职网站上 , 她翻到过各式各样的工作 , 想来想去 , 她试着跑起了滴滴 。
(胡书雯在车内等待乘客上车)
生意人 , 向来擅长记录收入与支出 。 “刚开始是租车跑 , 一个月之后觉得还行” 。 三年下来 , 胡书雯跑了两万九千多单 。
在人均月收入7000左右的西安 , 她一天的收入能有600块钱 , 她对收入很满意 。 胡书雯说 , 在她这个年龄 , 跑滴滴比上班、做生意干啥都好 。
到了每天下午三四点 , 她都会回家一趟 , 给母亲做好第二顿饭之后再出车 。 工作和生活之间 , 胡书雯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 这让她心满意足 。
凌晨四点的西安 , 天色刚开始蒙蒙亮 , 胡书雯的一天又开始了 。 每天出门前 , 胡书雯的最后一件事就是端一杯凉白开 , 放在母亲床边的小桌上 。
(胡书雯照顾母亲的日常)
【一个50岁的工厂女老板,决定去开网约车】
一个人跑车 , 有时也会孤独 , 胡书雯却不觉得害怕 。 如果接到行程偏远的订单 , 滴滴会打个预警电话 , 提示说有警方全程监控 , “万一有不好心思的人 , 听到这个电话也就不敢有了” 。
对于紧急按钮、安全播报这些在细节上的保护措施 , 作为一名女司机 , 她是放心的 。
在路上 , 有委屈 , 有不安 , 但也收获感动 。 胡书雯从不吝惜自己的善意 。 有年轻女孩把她当知心大姐姐 , 在后座一吐工作中的不快 , 也有一位父亲发来红包 , 感谢她主动护送自己有腿疾的孩子上楼 。 一想起这些 , 胡书雯都心怀感恩 , “世界上好人多” 。
经历过磨难的胡书雯 , 是平静和坚强的 。 平和沟通的心态 , 平稳熟练的车技 , 让她获得不少乘客的好评 , “晕车的人坐我的车都不会有晕车现象” 。
2018年 , 她在西安市上万名滴滴司机中 , 各项指标评比综合第一 , 现在还是优秀车队队长 。 “奖励的锅都领了好几套” , 胡书雯觉得很有成就感 , 她很喜欢现在的工作 , “多劳多得 , 没有歧视 , 也不用操心去要账” 。
上有年迈的母亲需要照顾 , 还要考虑给快成家的20岁的孩子买房 , 跟丈夫离异的胡书雯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 “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馅饼 , 一切都要靠自己去努力” 。
像胡书雯这样努力生活的女司机 , 在滴滴平台上还有很多 。 数据显示 , 2019年 , 滴滴平台上700余万名网约车司机中 , 女性司机占比7.4% , 平均年龄为35岁 。 她们用自己的劳动所获 , 撑起了一个个家庭 。
经历虽然起起伏伏 , 但胡书雯对生活的热爱不减半分 。 她说 , “乐观的人不显老” 。 在不同的季节 , 她会做不同的饭菜 , 一道老少皆宜的《步步登高》年夜饭家常菜还上过电视拿过奖 。
去年 , 胡书雯已经给儿子置办好了婚房 , 现在她就想开滴滴开到退休 。 收入有保障 , 更有心理满足感 , 这让她觉得自己在这个社会上还是个有用的人 。 退休后 , 她想买辆房车 , 把中国好好地转一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