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年考古辉煌的背后,还有默默奉献的小众群体功不可没( 二 )


做出这样的选择 , 并坚守几十年 , 实属不易 。 所谓“三思方起步 , 百折不回头”是也!
刘澄宇先生
柯传伦先生与徒弟在拼对陶片
经柯大师的手 , 那些碎片在石膏的帮助下 , 重新组成了陶器
从照片的表情中 , 你能看出徐安民先生的认真劲儿


三思与坚守
为什么我会如此关注技工师傅?除了前面说的 , 我和这些师傅们合作了那么多年的深厚感情之外 , 有了一把年纪之后 , 常爱回忆往事 , 也常回想起我大学本科生在山西曲沃县曲村实习的时候 , 在邹衡先生的率领下 , 我们第一次接触田野考古发掘工作 , 在画地层、铲平找遗迹等方面 , 都得益于很多技工师傅的言传身教;毕业实习的时候 , 李仰松老师带着我们 , 在山东参观 , 目睹了车马坑的发掘情况 , 车轮和车舆部分的清理(山东后李车马坑 , 春秋)
山东后李车马坑 , 春秋
现在回想起来也是叹为观止 。 刚入学的大学本科专业学生在田野技术上都需要向技工师傅认真请教学习 , 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

现在可喜的是 , 如陕西等省 , 创办了一些专门的学校(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 , 培养具有大学学历年轻考古技工骨干力量 , 他们也都走向了工作岗位 , 薪火相传 , 继续着考古技工事业与梦想 。
国家文物局文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2
课堂上1
课堂上2
考古技工是中国特色考古学和中国气派考古学建设的基石和有生力量 , 呼吁提高他们待遇 , 是未来中国考古学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之一 。 考古技工的队伍中 , 不仅有普通高等院校历史系等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加入 , 也有类似陕西专修学院的年轻人遍布各地 , 可喜可贺更多后生的加入 , 使得事业后继有人(考古李岩视频:《娇小女孩因恨盗墓学考古 , 辨葬俗认古陶样样在行》) 。 然而 , 要想马儿跑 , 一定要给马儿吃好料 。 借广东的粤菜振兴最划说事儿 , 我们的广东菜厨师们起码还是有牌有证有级别的 , 有专门的学校 , 在传承和发扬传统粤菜的传统方面 , 形成了很好的持续能力;相比而言 , 正规化许多 。 也盼望我们考古技工们 , 也能能有牌有证 , 有级别 , 有职称;毕竟 , 那些考古文化大餐有是这些考古技工们的一份力量 。
考古技工群体的贡献值得我们尊重和铭记 , 为他们发声 , 是我们考古人的共同责任;未来的中国考古学 , 他们仍然是基石 , 他们仍然是有生力量的组成部分 。
END
【中国百年考古辉煌的背后,还有默默奉献的小众群体功不可没】\u0002\u0002\u0002\u0002\u0002\u000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