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个人免疫病毒,免疫印记与免疫逃逸与重复感染什么关系

text":"新冠病毒特征继续变异、变异株生出亚型、奥米克戎的亚型从BA.1开始后 , 现在是 BA.4 / BA.5 在很多地区成为主导毒株 , 现有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子孙辈”效力如何 , 也引起更多关注和解读 。
2022年6月就发表的两份研究报告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提供了一些线索和认识 。
研究团队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的报告 , 以及英国一个研究团队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报告 , 从不同侧面求证重复感染新冠的原因 。
“广谱免疫”
研究团队6月17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称 , 目前针对奥密克戎早期变异株研发的疫苗 , 已被新出现的亚型逃逸 , 因此可能无法对新兴的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产生有效免疫保护 。
【奥密克戎:个人免疫病毒,免疫印记与免疫逃逸与重复感染什么关系】研究由北京大学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昌平实验室谢晓亮教授团队牵头 , 清华、南开、社科院、首都医学院等机构参与 。
研究发现 , 已经接种过疫苗的人被奥密克戎早期毒株BA.1突破感染后 , 产生了可以中和BA.1病毒以及原始新冠病毒的抗体 , 而之后出现的亚型 , 包括BA.2.12.1、BA.4和BA.5 , 都具有逃逸这些抗体的突变 。
研究发现 , 这些亚型变异株对从接种了三剂疫苗和接种后感染奥密克戎 BA.1 的患者血浆中的中和抗体具有更强的逃逸能力 。
中和抗体可以使病毒失去活性 , 有助于提供“广谱免疫”保护 。
研究团队解释说 , 奥米克戎亚型变异株可以突破奥米克戎病毒本身引发的体液免疫(抗体免疫)保护 , 而这种突破感染产生的记忆性免疫则主要针对原始毒株 。
用早期奥密克戎变异株制作的疫苗对新出现的亚型株中和效果受到限制 。
对此 , 北大研究团队认为 , 此类疫苗可能无法针对新的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起到“广谱”免疫保护效果 。
研究团队报告写道:“与奥密克戎首次出现时不同 , 现在的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可以针对奥密克戎本身诱导的体液免疫(进行突破感染) , 例如在疫苗接种后的奥密克戎感染 。 ”
奥密克戎的突破感染诱导的记忆性免疫主要是针对原始新冠毒株的 , 而“这反过来缩小了引发的抗体的多样性 , 并可能进一步促进未来变异株的出现 。 ”
已接种疫苗的人容易感染、传播目前全球最主要变异毒株德尔塔
“免疫印记”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研究团队6月14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 , 称奥密克戎感染并不必然会增强对新出现的病毒变异株和亚型株的自然免疫力 。 感染引发的免疫增强效果更取决于个人感染史 。
研究表明 , 个体的疫苗接种和感染史可能对其对变异体(包括对 Omicron)的免疫反应产生巨大影响 。
这是因为\"免疫印记\"的作用;最初感染时留下的“印记”对当时入侵的病毒产生的记忆和免疫力 , 与奥密克戎及其亚型株无关 。
这与一个普遍的假设相悖 。 人们通常认为通过感染病毒可以获得自然免疫增强 , 使人能够更好地识别遇到的变体并抵御未来的感染 , 而最新分析发现 , 即使接种了三剂疫苗的人 , 还是会重复感染 , 包括再次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各种亚型株 。
研究团队发现 , 在那些接种了三剂疫苗且之前没有感染过新冠的人中 , 感染奥密克戎后 , 人体对先前多种变异株(Alpha、Beta、Gamma、Delta 和原始病毒株)的免疫有所增强 , 但对奥密克戎本身的免疫增强作用较小 。
在疫情最初感染后痊愈的人后来又被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 , 第一次感染没有起到免疫增强作用 。
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肺部
这是因为 , 研究发现 , T 细胞并不能弥补奥密克戎抗体识别能力差的缺陷 , 即使在感染了这个变异株的患者体内 , T 细胞对变异株的刺突抗原的识别仍较差 , 无法提供有效保护 。
研究团队解释说 , 曾经感染过奥密克戎并不等于对它具有更强的免疫力 , 不会再次感染 。
研究团队说:“令人担忧的是 , 奧密克戎可能会进一步变异成更具致病性的毒株 , 或者变得能够更好地克服疫苗保护 。 在这种情况下 , 感染了 Omicron 的人将很难抵抗未来的感染 , 这取决于他们的免疫印记 。 ”
研究团队解释说:“一个人的感染史与他们对疫苗的反应之间的联系现在很清楚了 。 先前感染不同变异株会影响免疫反应的效力和持久性 。 ”
然而 , 他们强调 , 可以肯定的是 , 疫苗接种可以持续提供针对重症和死亡的保护 , 但感染和再感染对包括“长新冠”在内的长期健康的影响尚不清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