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的具体分类方法有哪几种,具体怎么划分?


1、新能源按其形成和来源分类: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如太阳能、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生物能等、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如核能、地热能、天体引力能,如潮汐能 。
2、新能源按开发利用状况分类:常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新能源,如核能、地热、海洋能、太阳能、风能 。
3、新能源按属性分类: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水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非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核能 。
【新能源的具体分类方法有哪几种,具体怎么划分?】4、新能源按转换传递过程分类:一次能源 , 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核能、海洋能、生物能、二次能源 , 如沼气、汽油、柴油、焦炭、煤气、蒸汽、火电、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波浪发电等 。
5、常规能源是指已能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用的一次能源,又称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和核裂变能 , 是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主要能源 。
6、新能源是指常规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 。它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伸出所产生的热能 。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 。
7、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 。因此,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都被看作常规能源,而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作为新能源 。
8、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的 。由于新能源的能量密度较小 , 或品位较低,或有间歇性,按已有的技术条件转换利用的经济性尚差,还处于研究、发展阶段,只能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但新能源大多数是再生能源 。资源丰富,分布广阔,是未来的主要能源之一 。
9、新能源是新近才被人类开发利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能量资源 , 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技水平情况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内容 。当今社会,新能源通常指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气等 。
最新市场现状
2015年3月16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等23个部委召开了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部际联席会议 。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产业已成为我国重点培育的战略新兴产业 。
据会议信息,2014年在新兴产业领域的18个重点行业中 , 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5.9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近1.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5%和17.6% 。2013年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仅增长3.3%,利润额增长1.6%,明显低于新兴产业 。
在全社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利润总额占比接近19% ,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接近15%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 , 到2020年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 。
以上内容参考:-新能源
1、资源丰富,普遍具备可再生特性,可供人类永续利用;比如,陆上估计可开发利用的风力资源为253GW,而截止2003年只有0.57GW被开发利用 , 预计到2010年可以利用的达到4GW,到2020年到20GW,而太阳能光伏并网和离网应用量预计到2020年可以从的0.03GW增加1至2个GW 。
2、能量密度低,开发利用需要较大空间 。
3、不含碳或含碳量很少,对环境影响小 。
4、分布广 , 有利于小规模分散利用 。
5、间断式供应,波动性大,对持续供能不利 。
6、除水电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本较化石能源高 。
扩展资料
发展
政策和资源一直是影响我国新能源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在区域政策和资源影响下 , 依托于各区域产业基础,我国新能源产业集聚特征显现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环渤海、长三角、西南、西北等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 。
并且,各集聚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特色明显 。其中,长三角区域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高地,聚集了全国约1/3的新能源产能;环渤海区域是我国新能源产业重要的研发和装备制造基地;西北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新能源项目建设基地;西南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硅材料基地和核电装备制造基地 。
—新能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