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肉的做法


东坡肉的做法
1、五花肉洗净,锅中加入足量的冷水烧至变色 。取出待自然降温,用刀将肉皮上的皮脂刮净,然后切成边长6厘米左右的大块,
2、在大块肉中间肉皮这边横向一刀,纵向一刀切除一个十字刀痕 。香葱洗净后,剪成砂锅底长度的葱段,铺在砂锅底部 。将所有的肉块肉皮向下放在烧锅中 ,
3、加入绍酒,老抽,生抽,再加入冰糖,老姜和一把打结的小葱,盖上盖子,大火烧开后,转微火焖1小时左右 。将肉翻面,肉皮向上,将砂锅中的盖子盖紧后放入蒸笼,隔水大火蒸30分钟,上桌撒上葱花即可 。
4、小贴士:1、切十字刀痕的时候,切入第一层瘦肉 。2、烧至东坡肉的时候一定不要加水,要用大量的绍酒来淹没五花肉 。3、在烹饪过程中砂锅中的焖能够很好的保持肉质的'嫩滑和醇香 。
5、年菜接近尾声,一桌子菜怎么少得了肉菜呢!尤其像我父亲对肉那么钟爱的吃客来说 , 没有肉菜一桌子的年夜菜不能算是完美的 。东坡肉是爱吃肉的吃客们垂涎欲滴的上品菜肴 。
6、之所以喜欢因为它的皮亮肉鲜,肥而不腻 , 醇香微甜 , 瘦而不柴 。不用说品尝了,只要是哪家在烹饪东坡肉,老远就能闻到它的香味 , 无数的口水直往嗓子眼冒,然后不停的咽着口水 。
7、东坡肉,一听它的名字就能知道和我国北宋诗人苏东坡有着牵扯不断的联系 。苏东坡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大文学家之外,还是一个美食家,对烹饪菜肴有着较深的研究 , 尤其是制作红烧肉 , 估计苏东坡也是一个爱吃肉的吃客吧 。
8、还有一首《炖肉歌》足以说明当时的苏东坡对烹饪肉的方法很有自己的研究“慢着火,少着水,柴火罨焰烟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 。”关于东坡肉据考证东坡肉是苏东坡在任徐州知州时,人们为了感谢他所做的功绩时送了他很多的猪肉 , 然后他烹饪好熟的猪肉后回赠给百姓,这就是东坡肉的原形 。人们为了纪念 , 就把回赠的肉称为“东坡肉” 。
东坡肉是徐州的美食 。
追本溯源,“东坡肉”最早在徐州创制,《徐州古今名馔》记载,苏轼任徐州知州时 , 黄河决口,苏轼身先士卒,和全城百姓筑堤保城 。
徐州人民杀猪宰羊,上府慰劳,苏轼推辞不掉 , 便指点家人烧成红烧肉回赠给老百姓,百姓食后,都觉得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便称之为“回赠肉” 。苏轼贬谪黄州时,作有煮肉歌,人们开始竞相仿制,并戏称为“东坡肉” 。
苏轼二任杭州知州时,因疏浚西湖有功 。大家抬酒担肉给他拜年,苏轼便命将猪肉和酒烧好后给民工吃,家人误听为黄酒和猪肉同烧,大家吃后反而觉得更加酥香味美 。“东坡肉”美名便慢慢传遍全国 。
东坡肉又名滚肉、红烧肉,是江南地区特色传统名菜,属浙菜系,以猪肉为主要食材 。菜品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 , 香糯而不腻口 。慢火,少水 , 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 。
【东坡肉的做法】东坡肉在浙菜、川菜、鄂菜等菜系中都有,且各地做法也有不同 , 有先煮后烧的 , 有先煮后蒸的,有直接焖煮收汁的 。主料和造型大同小异,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猪肉 , 成品菜都是码得整整齐齐的麻将块儿,红得透亮,色如玛瑙,软而不烂 , 肥而不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