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盾|王小盾:《清平乐》的“乐”应该读“yuè”( 四 )
根据以上情况来看韩国、日本所传唐宋乐曲名 , 可以得出比较中肯的看法 。 这看法就是:对于我们所讨论的问题 , 日韩资料可以有但只有作为辅证的作用 。 从积极方面看 , 韩国、日本所传唐宋乐曲 ,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留了中国传统 。 比如在写于公元842年的日本古乐谱《五弦谱》中 , 载有《夜半乐》《九明乐》等20支乐曲 , 其中《崇明乐》《秦王破阵乐》《饮酒乐》《圣明乐》连续书写;在编成于康保三年(966)的《博雅笛谱》中 , 则载录了《庆云乐》《还城乐》等73支以“乐”为名的乐曲 , 其中平调7曲、大食调13曲、乞食调4曲、道调1曲、双调1曲、黄钟调17曲、水调4曲、盘涉调24曲、沙陀调2曲 , 也往往连续书写 。 这说明 , 把同属性的曲调列在一起 , 这不仅是《教坊记》的习惯 , 而且是当时很多乐人的习惯;这习惯在日本也得到了保留 。 但从消极方面看 , 日本资料说明 , 我们只能在相对的意义上谈一个字的读音 。 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场合 , 读音很容易变化 。 举一个例子:日本古乐书《乐家录》卷二八有一篇《乐曲训法》 , 专门讨论曲调名在日本的讹变 , 说:“凡乐曲之名不必从其字而读焉 。 ”意思是 , 乐曲之名常有误写 , 要通过校勘来确认原来的读音 。 又说:“于每条之下 , 准于源顺之《倭名类聚钞》 , 以《万叶集》之字例记其名法 。 ”意思是 , 要以《倭名类聚钞》所记名为正名 , 以《万叶集》之字为正字 。 它所举的例子有:《迦陵频》又名《迦娄宾》 , 《河曲子》又名《歌曲子》 , 《诏应乐》又名《韶应乐》 , 《裹头乐》又名《裸头乐》 , 《庆云乐》又名《景云乐》 , 《想夫恋》又名《相附连》 , 《小老子》又名《小娘子》 , 《老君子》又名《郎君子》 , 《柳华苑》又名《柳花盐》 , 《应天乐》又名《应殿乐》 , 《越殿乐》又名《越天乐》 , 等等 。 这里列举的曲名差异 , 乃反映了传承过程中的音变 。
总而言之 , 我认为 , 按照盛唐教坊乐人的习惯 , 《清平乐》之“乐”字应该读为“岳” 。 唐宋时期见于太乐署、教坊等宫廷音乐机构的乐曲 , 包括《永遇乐》 , 其曲名中的“乐”字 , 正式读法也是“岳” 。 但这件事不绝对 。 古代人正音、正字的条件和观念都和现在人不同 , 不必以今例古——不必武断说某某乐名只有一种读法 。 关于这一点 , 我们可以看看古人的音注 。 比如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一三为《学记》《乐记》注音 , 注“乐其友而信其道”之“乐”字云“音岳 , 又音洛 , 又五孝反” , 意思是此处“乐”字有三种读法 , 读“岳”较常见 , 但读哪种都合理;注“使其声足乐而不流”之“乐”字云“音岳 , 又音洛” , 意思是此处“乐”字在古人习惯中有两种理解 , 首先读岳 , 其次读洛;又注“独乐其志”之“乐”字云“皇音洛 , 庾音岳” , 意思是此字南朝皇侃读“洛” , 庾蔚之读“岳” 。 我检索了一下 , 《经典释文》所记“音岳 , 又音洛”的条目 , 有三十多条 。 这说明 , 在正音这件事上 , 古人是比现在人宽容的;或者反过来说 , 同古人相比 , 现在人有过于强烈的定于一尊的意识 。
顺便说一下 , 在《唐声诗》下编“七言四句”这一卷 , 有关于《清平调》的专篇 , 收录相关资料逾5000字 。 这些资料主要关于《清平调》得名由来、创作本事和后世的评价 。 凡打算从词调角度了解《清平乐》的读者 , 或打算了解《清平调》得名由来、创作本事的读者 , 可以参看 。 因为它比现在人的解说是可靠得多的 。
文章图片
(本文首刊于《古典文学知识》2020年第4期 , 原题《我看<清平乐>的读音》 , 澎湃新闻经作者授权发布 , 作者对原文有改动 , 现标题为编者所拟 。 )
推荐阅读
- 说唱歌手“拉踩同行”?这应该是他们职业生涯中最丢脸的一次….
- 《乡村爱情14》开播,王小利回归,于月仙成遗憾,赵本山霸气坐镇
- 2022山东春晚节目单出炉,冯巩于谦孙涛助阵,王小利全家登台
- 杨紫排名第十位,这应该与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无关
- 《追光吧哥哥2》即将录制,21位哥哥上阵,这次应该不油腻了
- 李云迪被淘汰,真不应该怪罪大湾区的哥哥
- 《开拍吧》、《导演请指教》两部导演竞技综艺,到底应该看哪部?
- 《闪光的乐队》前三期竞演歌曲排名,演绎最好的应该是这三首
- 看来谢娜在湖南卫视应该没节目给她了,要不怎么跑到上海卫视了
- 网友选出最应该被叫停的4档综艺节目,全部都看过的请举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