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魏晋政治与族群︱中世的起点:五胡十六国( 五 )


那么 , 我们再来看看成国建国的另一个中心——范氏道教势力 。 这位范氏是巴蜀地区道教的权威 , 并借此背景在巴蜀建立了自己的势力 。 但在西晋时期 , 巴蜀的道教曾受到压迫 。 相关情况见于《华阳国志》卷八《大同志》:
咸宁三年春 , 刺史浚诛犍为民陈瑞 。 瑞初以鬼道惑民 。 (中略)瑞自称天师 。 徒众以千百数 。 浚闻 , 以为不孝 。 诛瑞及祭酒袁旌等 , 焚其博舍 。
总之成国建国时的核心 , 无论是李氏流民集团 , 还是范氏道教势力 , 在蜀中都是非主流群体 。 也就是说 , 成国以蜀地少数派(minority)的团结 , 构成了政权的中枢 。
如果是这样的话 , 成国建国之际的主要凝聚力 , 就并非基于“民族之理” 。 当时重点强调的人群区分标准 , 是在蜀地是否属于主流群体 , 而不是属于哪个民族 。 五胡十六国一般被认为是“民族的时代” , 然而它的开创者成国 , 却不是以民族国家的形式建国 , 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一点 。
族群|魏晋政治与族群︱中世的起点:五胡十六国
文章图片

五胡十六国初期领域图(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

如果认为 , 唐朝是由汉帝国崩溃后经过胡汉融合而成的“隋唐人”构成的世界帝国 , 那么这种融合的开端 , 从西晋到五胡十六国时代已经可见一斑 。 比如以同乡之人的视角看待刘渊的王济 , 以及领导流民这一胡汉混合集团的李氏 , 都有着与“民族之理”不同的认知标准 。
从以上所见人们认识的变化 , 以及日本硕学内藤湖南先生将五胡十六国作为中世起点的定位可知 , 被“魏晋南北朝”这个统称所遮蔽的五胡十六国时代 , 其重要性之高 , 其实不言而喻 。
还有人认为 , 这个时代并非所谓“五胡乱华”的破坏时代 , 而是与唐朝相连的创世时代 。 如果我们带着这样的意识去观察五胡十六国和此前魏晋时代胡族的活动 , 也许会发现与以往不太相同的历史面貌 。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 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