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传记|宣城太守范晔与《后汉书》( 三 )
元嘉二十一年(444) , 刘义康的几位心腹筹划政变 。 由于范晔掌握禁军 , 有盛名 , 又多年在刘义康的部下为官 , 所以在网罗党羽时候 , 成了他们注意的对象 。 他们通过各种方法拉拢范晔 , 刘义康也因宣城之贬向他频致歉意 。 最初 , 范晔不同意参与 , 对方用朝廷拒绝联姻一事相激 。 考虑到自己的处境 , 范晔终于参加进来 。 他们商定次年九月起事 , 刘义康的党羽孔熙先兄弟俩事先写好檄文 , 并要范晔以刘义康的名义起草政变宣言 。 由于种种原因 , 政变未能如期举行 。 这年十一月 , 刘义康的一个党徒徐湛之向宋文帝告密 , 并声称范晔是政变的主谋 。 于是 , 范晔被捕 , 于元嘉二十二年十二月(466年1月)惨遭杀害 , 时年四十八岁 。 范晔被处决时 , 其子范蔼、范遥、范叔蒌同时遇害 。 后人中只有范蔼子范鲁连 , 因其母为公主之女 , 得全性命 。 闻名于齐、梁之世其范缜、范云即是范晔的侄孙 。
二、《后汉书》的创举
《后汉书》记事上起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25) , 下讫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 , 囊括东汉一代196年的历史 。 范晔原计划写十纪、十志、八十列传 。 十志 , 他委托谢俨代撰 。 谢俨也卷入统治阶级内部斗争 , 与范晔同以谋反罪名被杀 , 故志不遂 。 《后汉书》的创新之举主要有:
文章图片
(1)首倡以史资政 。
范晔特别重视史论 , 是中国历史上主张“以史资政”第一人 。 他自述编纂《后汉书》的目的“因事就卷内发论 , 以正一代得失” 。 他采用论赞的形式明文评论史事 , 把史论作为重心 , 成为《后汉书》的一大特点 。 南朝时期佛教泛滥成灾 。 范晔在临刑前 , 仍然坚持自己的无神论主张 , 对那些相信佛教并对他投石下井的同僚进行了不妥协的抗争 。 他说:“天下决无佛鬼 。 若有灵 , 自当相报 。 ”范晔基本上是一个无神论者 。 在《后汉书》里 , 他猛烈地抨击了佛教的虚妄 。 这些观点主要集中于《西域传》论中 。 他指出 , 自张骞以来 , 西域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关于佛神的记载 , 所谓佛教的种种说法都是后起的 。 虽然佛教“好仁恶杀 , 蠲敝崇善”的教义有吸引人的地方 , 但它在方法上是奇谲不经的 , 尤其是神不灭论和因果报应的说法 , 更使通达事理的人不能接受 。
范晔还在《襄楷传》和《桓帝纪》论中 , 对崇佛的汉桓帝进行了辛辣的嘲弄和批评 。 另外 , 范晔不信图谶 , 反对天命论 。 两汉之际 , 鼓吹天命的谶纬迷信盛行 。 范晔在《李通传》论中 , 指斥谶纬“臆测微隐 , 猖狂无妄” 。 他还在《张衡传》中收录了张衡的反图谶疏 。 张衡引述大量史实 , 论证了图谶的欺伪 , 范晔对此记载甚详 , 表明了赞同的态度 。 有趣的是他把吴雄、赵兴和陈伯敬三人合载于《郭躬传》后 。 吴雄、赵兴两人不信巫师 , 故犯妖禁 , 非但没有族诛反而三世为官 。 可是 , 陈伯敬矩步端膝 , 讳言死字 , 却不免刀锯 。 范晔通过史实论证了阴阳禁忌的荒诞 。 范晔在临刑前 , 仍然坚持自己的无神论主张 , 对那些相信佛教并对他投石下井的同僚进行了不妥协的抗争 。 《后汉书》中的无神论和反天命思想 , 无疑是有进步性的 。
由于时代的局限 , 范晔的无神论思想并不彻底 。 《后汉书》反映出这种思想上的矛盾 。 如在《窦武、何进传》中 , 他把窦、何两人的失败与宋襄公相比 , 透露了“智非不足 , 权亦有余 , 盖天败也”的看法 。 《后汉书》保存了一些迷信的记载 , 特别是在《方术传》中 , 他把费长房的缩地、王乔的凫履、左慈的羊鸣、郭宪、栾巴的潠酒灭火写得活灵活现 , 仿佛天下真有仙术 。 这都是范晔思想中的消极因素 。
(2)创新史学体例 。
推荐阅读
- 相信柳熙烈的选择,《闲着干嘛呢》刘在石公开去天线的幕后故事
- “武林”高手登上“上海之巅”,春晚这一幕刷屏!更多幕后故事
- 江湖新故事:叶孤城、雷洛、毒蚊子、落雪公主、浩南仔
- 《申纪兰的提案》今晚收官 透过“她故事”读懂功勋与时代的同频共振
- 用心讲好消防故事,这档纯素人综艺收视口碑齐飞
- 《东方快车谋杀案》:这个故事经过这么多年,还有什么可以期待的
- 《新民乐国风夜》掀热潮 网台联手“国风”如何讲出新故事
- 曾凡博晒帅照:这是我的故事
- 被韩国邀请四年,雅典残奥会到春晚,《千手观音》曲折的幕后故事
- 一个舞者的故事丨Thank you sensei!致敬每一位街舞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