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糖、红枣、红皮花生…… 吃红色食物就补血?

红糖、红枣、红皮花生…… 吃红色食物就补血?
本文插图


秋冬季是滋补的季节 , 营养科门诊常有病人咨询:“医生 , 我查血血色素有点低 , 是不是要回去吃点红枣?”不少人对补血有些误会 , 红枣、阿胶、红皮花生 , 被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朋友奉为补血圣品 , 但事实是 , 不是红色的食物就补血 。

红糖、红枣、红皮花生…… 吃红色食物就补血?
本文插图



贫血≠血虚
在讨论这个问题时 , 很多人忽视了“贫血”和“补血”两个概念的区别 。 “贫血”是一个西医学概念 , 而“补血”则是一个中医学概念 。
中医学认为“血”是运行在血管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体 , 将“气”与“血”并称 。 中医上的补血 , 主要用于治疗血虚 。 血虚证是指血液亏虚 , 不能濡养脏腑百脉经络组织 , 而表现出来全身虚弱的症候 。 中医学认为 , “血”的重要来源是人体脾胃中运化的水谷精气 。 而大枣可以健脾养胃 , 起到补气血的作用 。 因此 , 才有了民间口耳相传的“红枣补血” 。 由此可见 , 中医中的补血会涉及心、脾、肝、肾等各个脏腑和气血阴阳各个方面 。
西医概念上的贫血 , 是指人体外周血液中 , 红细胞、血红蛋白(血色素)或血细胞比容(血球压积)减少 。 正常血红蛋白值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居住地海拔高度、不同生理状态的人 , 会有一些差异 。 一般认为 , 在海平面地区 , 我国成年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20克/升 , 成年女性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 , 即为贫血 。
我们讨论的是 , 主要是针对西医学上的“贫血” , 即通过补充营养 , 促进血红蛋白合成 。 与血红蛋白关系最密切的营养素就是铁 。
哪些人容易贫血?
月经过多的女性、孕妇、大手术后的病人、放化疗的肿瘤病人由于失血、铁的需求量增多或者造血原料不足等原因 , 容易出现贫血 。 头晕、乏力、心悸、胸闷、记忆力减退、脸色苍白、皮肤粗糙、脱发、指甲失去光泽等等症状 , 都可能是贫血的临床表现 , 如果有 , 不妨化验一下血常规 。
红糖、红枣、阿胶、菠菜……补铁吗?
不少女性朋友经期喜欢捧着一杯热红糖水 , 以为可以缓解痛经且补血 , 之所以有用可能是因为她是一杯热水 。
红糖:其实是未精炼的蔗糖 , 其中96.6%的成分是糖类 , 铁含量非常少 。 之所以呈红色是因为红糖是由甘蔗直接经榨汁浓缩形成的,加工过程中甘蔗中含有的氨基酸会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 , 结合成了红色物质 。
阿胶:由驴皮熬制而成 , 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 , 每100g阿胶含铁4.7mg 。 考虑到阿胶一次食用过多可能导致腹泻、腹胀等不适 , 故每日推荐食用不超过15克 , 单纯吃阿胶每日摄入的铁元素仅为0.7mg左右 。
菠菜:菠菜含铁量2.9mg/100g , 在蔬菜中也不算高 , 并且菠菜中的草酸等物质会影响铁的吸收 。
另外 , 红枣、花生等含铁量也不算太高 。 不仅如此 , 这些食物中铁的质量也并不高 。 植物性食物中的铁 , 被称为非血红素铁 , 吸收利用率在2%~20% , 而且容易受到各种食物因素的干扰 。 动物性食物体内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所含的成分被称为血红素铁 , 它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率15~35% , 而且吸收利用率稳定 。 简单的说 , 植物性食物的铁吸收率不如动物性食物铁高 。
哪些是真正能补铁的食物?
1.动物血和肝脏
家里老人常说的“缺啥补啥”在这方面还是有道理的 , 猪血的含铁量很高 , 约8.7mg/100g , 并且蛋白质含量在12.2g/100g , 是比较优质的蛋白质选择 。
猪肝的铁含量更是高达23.2mg/100g , 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锌、硒等 , 能有效促进身体对铁的吸收 。 但是多吃可能会导致血胆固醇升高等问题 , 所以建议贫血患者每周食用1~2次 , 每次摄入量控制在25g左右 。
2.红肉
红肉是指像猪肉、羊肉、牛肉等因肌红蛋白含量高而呈现红色肉类 。 牛肉中的铁2.3mg/100 , 猪肉中的铁含量3.0mg/100g , 并且这些铁是血红素铁 , 人体吸收利用率高 。
3.新鲜蔬菜水果
虽然说蔬菜水果含有的铁相对比较低 , 而且也不利于人体的吸收 , 但是新鲜的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叶酸、维生素C等 。 叶酸虽然不是造血的主力军 , 但它参与血红蛋白的生成 , 辅助造血 。 而维生素C可以帮助铁的转化和吸收 。
【红糖、红枣、红皮花生…… 吃红色食物就补血?】小贴士:如果单靠含铁丰富的食物不能纠正贫血时 , 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额外补充铁剂 , 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右旋糖酐铁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