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有人患癌,我要不要好好做个检查?—康爱管家( 二 )


比如说 , 患者同时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
又比如说 , 家族中有男性患乳腺癌 , 或者家族有明显的乳腺癌或卵巢癌的家族史 。
五、乳腺癌的筛查和预防建议
对于普通女性 , 可以考虑40岁开始使用乳腺钼靶筛查联合乳腺超声检查 。 如果符合上文中提到的具有明显家族遗传性特征 , 可同时追加BRCA基因检测 , 以防止携带突变并危及卵巢 。
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 , 建议40岁或更早开始乳腺癌筛查 , 方式同上 , 但35岁之前不建议使用钼靶筛查 。
当初步筛查发现可疑问题时 , 还可以考虑使用乳腺核磁共振(MRI)来进一步检查 。
关于乳腺癌的预防 , 一般会建议患者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比如不吸烟、不喝酒 , 控制良好的体重(肥胖会增加患癌风险)、适度锻炼 。
适龄生育和母乳喂养 , 也能降低乳腺癌发病风险 。
此外 , 要特别注意外源性雌激素的摄入(如某些保健品、化妆品)和情绪管理 , 学会排解压力 , 不纠结才更健康 。
六、查出乳腺结节该怎么办?
定期接受乳腺检查 , 毫无疑问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但与此同时 , 一些女性朋友在查出乳腺结节后 , 由于非常担心是乳腺癌 , 终日惴惴不安 。
其实 , 大可不必如此 。
据科普中国介绍 , 乳腺结节的发病率在50%以上 , 一点也不罕见 。
很多女性朋友认为的“结节都是气出来的” , 还真有一定道理 。 因为生气、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 , 从而产生结节 。
另外 , 乳房感染(尤其是哺乳期女性)或者损伤(如脂肪坏死)、纤维囊性变、纤维腺瘤(尤其是年轻女性)、单纯性囊肿等诸多原因都可能造成乳腺结节出现 , 但总体来说大多是良性 。
关于乳腺结节的良恶性判断 , 一般临床医生会根据美国放射学会推荐的“乳腺影响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来进行评估 , 评估等级越高 , 恶性概率越高 。
比如说 , 在BI-RADS1-3级阶段 , 恶性可能性都微乎其微 , 一部分患者什么都不需要做 , 另一部分患者遵医嘱 3-6个月复查即可 。
到了4级阶段 , 恶性风险会进一步提升 , 抗癌管家-康爱管家 , 我们一起抗癌 , 治愈癌症不是梦 。 比如4A级 , 恶性可能在2%-10%;4B级 , 恶性可能在10%-50%;4C级 , 恶性可能在50%-94% 。 这个阶段应当遵医嘱实施穿刺活检或直接拿掉结节后再行术后活检 。
到了5-6级 , 基本就确定是乳腺癌了 , 尽快实施规范治疗 。
这里特别需要提醒大家 , 在确诊乳腺结节后 , 切勿自作主张选择中草药、针灸、按摩等非规范医疗手段“治疗” , 耽误了诊疗 。
此外 , 为了避免误诊误治和病情延误问题 , 查出乳腺结节后及时找到可靠、权威的专家进行影像解读和问诊 , 至关重要 。
因为同样一张影像片子 , 在不同水平、临床经验的医生来看 , 判断结果可能天壤之别 。
所以 , 对于结节问题 , 找多么权威的专家来问诊 , 也不算“小题大做” 。 没及时看出来问题 , 意味着患者病情可能被耽误;看错了问题 , 意味着患者可能结节明明为良性 , 却匆忙接受无必要的手术、放化疗 , 身体遭遇极大的损伤 。
目前 , 已通过整合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 , 建立了成熟的全球专家网络 , 无论您寻求的是预约国内三甲医院乳腺领域久负盛名的大咖 , 还是欧美、日本的乳腺结节、乳腺癌权威专家 , 都可以快捷且便利地实现 。
【家族有人患癌,我要不要好好做个检查?—康爱管家】本文转自肺癌康复圈(由“抗癌管家网站-康爱管家”转载分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