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不但会导致脑梗,也可能让你“心塞”!



房颤,不但会导致脑梗,也可能让你“心塞”!
本文插图


房颤会让人心悸 , 但你是否知道 , 房颤还能让人“心塞”?
01
60岁女性 , 既往有房颤病史 , 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 否认冠心病 。 本次因摔伤后出现髋骨骨折住院 。 住院期间 , 由于房颤和长期制动的原因 , 给予利伐沙班抗凝治疗 。
住院后第2天 , 在等待手术的过程中 , 患者夜间突发胸闷、胸痛 , 持续20分钟不能缓解 , 胸痛与呼吸时加重 , 测Bp 100/60 mmHg , HR 60次/分 , RR 26次/分 , SPO? 70% 。
突发的呼吸困难 , 可以有很多原因 , 针对该患者 , 当前需要鉴别的包括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气胸和主动脉夹层 。 患者双侧血压对称 , 血压无明显升高 , 不支持主动脉夹层的诊断 。 双侧呼吸音对称 , 基本除外气胸 。 不好鉴别的是肺栓塞和急性心肌梗死 。
60岁女性 , 骨折卧床 , 术前超声发现下肢静脉血栓 , 突发胸闷、胸痛 , 和呼吸有关 , SPO?降低 , 很是符合肺栓塞的表现 。 当然 , 她也有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 胸痛持续20分钟不能缓解 , 急性心肌梗死也不能除外 。
立即予面罩10 L/min吸氧后 , 患者SPO?恢复至98% , 完善心电图、血气、D-dimer、TNI、床旁心脏超声等检查 。 心电图提示下壁及右室导联ST段抬高0.4-0.6 mv(图1);血气提示氧分压200 mmHg , D-dimer 3100 ng/dl , TNI 2.4 ng/ml;心脏超声未见右室扩大及肺动脉压增高征象 , 可见下壁运动减低 , 未见心包积液 。

房颤,不但会导致脑梗,也可能让你“心塞”!
本文插图


图1 患者胸痛时记录的心电图 , 可见下壁和右室导联ST段抬高 , RR间期整齐
综上 , 考虑患者发生了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 。 仔细来看她的心电图 , 除了下壁导联的抬高之外 , RR间期变得整齐了 , 和她之前房颤的心电图(图2) ,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房颤,不但会导致脑梗,也可能让你“心塞”!
本文插图


图2 患者平素房颤心电图 , 可见明显的RR间期绝对不齐
房颤本身为绝对不齐的心律 , 当其RR间期变得规律之后 , 我们知道 , 这时 , 心室已经不再被紊乱的f波支配 , 那显然是发生了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房颤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就是在紊乱的房颤背景下 , 产生规律RR间期的最主要原因 。 下壁心肌梗死容易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因为60%的房室结动脉起源自右冠 , 这也算是在情理之中 。
而很多人关心着患者胸痛为何与呼吸有关 , 这显然不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 。 仔细复习患者入院时的病史 , 发现其入院时即存在呼吸性胸痛 , 当时胸片还能看到双侧的胸腔积液 , 摔伤导致肺钝挫伤的可能性较大 。
02
明确了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 立即安排紧急冠脉造影 , 以指导进一步的治疗 。 造影发现 , 左主干及前降支均未见明显狭窄 , 右冠状动脉中远段完全闭塞 , 可见巨大血栓影 , 反复抽吸后 , 未见明显狭窄 , 植入支架1枚 , 术后患者胸痛缓解 , 心律再次变得不整齐(图3) 。

房颤,不但会导致脑梗,也可能让你“心塞”!
本文插图


图3 术后患者心电图可见下壁导联ST段抬高较前回落 , RR间期再次变得不整齐
心肌梗死需要分型 , 也需要寻找背后的原因 。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 , 造成冠脉血流停滞可以导致心肌梗死(图4) , 而外来的血栓直接“堵住”冠状动脉 , 同样也可以导致心肌梗死(图5) 。 患者既往无心绞痛病史 , 突发胸痛 , 既往有房颤病史 , 容易形成血栓 , 术中造影可见血栓影 , 抽吸后未见局部明显狭窄 , 似乎更加支持冠脉内栓塞导致的心肌梗死 。

房颤,不但会导致脑梗,也可能让你“心塞”!
本文插图


图4 ACS时斑块破裂造成血栓形成的示意图

房颤,不但会导致脑梗,也可能让你“心塞”!
本文插图


图5 冠脉栓塞的示意图(右侧)
03
重新梳理一下 , 完整的故事链应该是这样:房颤造成的高凝状态 , 导致血栓形成 , 血栓随血流从左房到左室 , 没有进入脑循环引起脑梗死 , 却落入了右冠造成急性心肌梗死 。 右冠内的血栓栓塞 , 不仅导致了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 还导致了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使得绝对不齐的RR间期变得匀齐 。
说了这么多 , 最后无非还是造影支架 , 有什么意义吗?还真的有意义 , 如果是斑块破裂造成的急性心肌梗死 , 后续治疗的重点在抗血小板治疗和调脂稳定斑块 , 而如果是房颤血栓栓塞造成的心肌梗死 , 其重点在房颤的抗凝治疗 。 所谓的针对病因治疗 , 只有找到了真正的敌人 , 才能打赢这场与疾病的战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