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惊厥的产妇,医生立刻展开全力抢救,终于力保母子平安( 二 )


翻过身、平躺之后,我为产妇注射了3毫升的实验量。这个实验量,除了测试导管是否在蛛网膜下腔之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排除留置在血管内:如果导管在蛛网膜下腔,实验量就可以出现腰麻的下肢不能动、麻木的效果;如果导管在血管内,可能会有头晕、耳鸣、眼花或者嘴唇麻木等局麻药中毒的迹象。
在等待麻醉起效的这段时间内,我们把手术床调整为向左侧倾斜15度的状态以防止仰卧位综合症。本身就肥胖的身躯加上腹中的肚子,看上去随时会从手术床上掉下来。为了防止产妇掉下来,产科医生在旁边紧紧地挤着产妇。
大约过了不到一分钟,产妇突然“啊”了一声。正在紧盯着产妇的我,看到她喊完之后就直勾勾地看着天棚。随即,我拍打了她的肩膀,试图通过她的意识变化得到一些信息。然而,尽管我用力地拍打,但丝毫没有给我任何讯息。紧扣面罩的手,明显能感觉到她的脖子很硬。所幸,她还在喘。重新测量的血压结果、结合心率的情况表明,她的循环尚且稳定,但似乎有一些兴奋的迹象。
种种迹象提示我,她可能发生了那种非常罕见的情况:硬膜外置管进入硬膜外腔的静脉丛。尽管实验量只是少量的局麻药,但药物随着硬膜外腔的静脉丛直接流向大脑,因而导致中枢发生了抑制。
人的大脑,是全身运动和意识的司令部。大脑受到抑制,谁也不敢说身体其他部位会不会有连锁的变化。由于担心腹中胎儿可能会受到影响,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剖宫产。此时,已是逼不得已实施全麻。
突然惊厥的产妇,医生立刻展开全力抢救,终于力保母子平安
文章插图
为了减少全麻药对产妇术后哺乳和新生儿呼吸的影响,尽量减少全麻药的剂量是必要的。于是,我让产科医生先在准备切开的刀口下面实施了局麻。这样一来,产科医生可以在我进行全麻的过程中,同时开刀实施剖宫产。既节约了宝贵的时间,也减少了全麻药的影响。
为防止新生儿出现意外,产科医生准备好了吸痰管、简易呼吸器以及听诊器等新生儿复苏的物品。护士打开了接生台的加温开关,提前预热、防止孩子出现低体温。
突然惊厥的产妇,医生立刻展开全力抢救,终于力保母子平安
文章插图
全麻药推进去后,随着我说“可以开始了”,产科医生手术刀干脆利落地切开的皮肤。不到3分钟,孩子就被剖了出来。随着一声啼哭,所有人都放下了紧张。随后,我才腾出手来进行气管插管、贴好胶布以及启动麻醉机。
一切都有了保障之后才发现,由于大家只顾忙着紧急剖宫产而忘记了一直开着的空调。此时的室温已接近30度,我赶快把空调温度调了一下。
麻醉中的产妇也许永远不会知道,这次剖宫产实则是一次抢救。对产妇我们不能说太多,说太多,可能会增加她的精神压力;对家属也不能说太多,只能简单地说,由于特殊情况术中改为全麻剖宫产了。而湿透的背襟却时刻提醒我们:在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过程中,真的是容不得半点放松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