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困惑很久的问题:为什么女厕永远在排队?( 二 )
解决公共场所女性如厕难的问题成为不少人呼吁的声音 , 各地采取了不同方式 。
1
设立无性别公厕
2016年 , 上海首座无性别公厕投入使用 , 公厕包括10个不限制性别的通用厕位(6个坐厕和4个蹲厕) , 同时配有独立于通间之外的男性小便间和方便照顾异性老人和孩子的第三卫生间 。
本文插图
台湾东海大学工业设计系硕士班陈诗盛与赖昱儒设计出“绅士厕所”(Gentolet) , 解决女厕供不应求的问题 , 并获得有“设计奥斯卡奖”之称的德国红点设计奖 。
本文插图
该设计的理念是将共享马桶间建在男女厕中间 , 把男厕使用率较低的马桶间与女厕共享 。 因为两侧都有门 , 只要一边开启或锁上 , 另一边的门就会上锁 , 避免误入的同时 , 有效节省空间 。
2
增大女性厕所面积
2005年发布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05)》提到 , 男蹲(坐、站)和女蹲(坐)的比例基本是1:1~1:3 , 但如果算上小便器的话 , 男用便池远多于女用 。
为缓解女性厕位紧张的问题 , 2016年新版《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16)》修改了上述比例 , 改为“女性厕位与男性厕位比例提高到3:2;在人流集中的场所 , 女厕位与男厕位(含小便站位)的比例不应小于2:1” , 并对男女公共厕所厕位比作出以下规定:
本文插图
公共厕所男女厕位比示例
3
设立第三卫生间
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指出 , 在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4A级以上旅游景区逐步实现全覆盖 , 鼓励、倡导A级旅游景区和其他旅游场所建设第三卫生间 。
本文插图
第三卫生间是用于协助老、幼及行动不便者使用的厕所间 , 男女都能使用 。
卫生间内基本配备了成人坐便位、儿童坐便位、儿童小便位、成人洗手盆、儿童洗手盆、婴儿多功能台、儿童安全座椅、安全抓杆、挂衣钩和呼叫器等 , 使用面积不小于6.5平方米 。
残疾人、老人、幼儿可在异性家属陪同下进入 , 有效节省厕所的使用效率 。 ▲
本期编辑:张宇
觉得内容不错就点个赞
本文插图
【一个困惑很久的问题:为什么女厕永远在排队?】
推荐阅读
- 未老先衰?都是一个“情”惹的祸
- 高血压能吃茵陈蒿吗
- 肠炎吃什么管用
- 气血严重不足吃什么
- 脾气暴躁吃些什么食物好?
- 便秘的人能吃大蒜吗
- 便秘能吃油茶吗
- 小孩胃口差吃什么好呢?
- 嘴唇干裂吃什么蔬菜好
- 尿酸高的人吃海带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