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静雯女儿被查出眼疾:孩子6岁前,这个检查一定要做( 二 )
一方面是因为弱视患者眼部并没有器质性的病变 , 家长看不出来 , 而且孩子太小了 , 不会表达;
另一方面 , 可能孩子本身并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 , 因为他一生下来就是如此 , 便也会认为人人都是如此 。
所以 , 家长就更需要关注孩子的眼睛健康问题 , 以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
弱视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 印象中 , 咘咘最惹人喜爱的就是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了 , 谁也没想到问题偏偏出在这么好看的眼睛上面 , 着实让人惋惜 。
不过幸运的是 , 咘咘没有错过最佳治疗期 , 视力的提升还是很有希望的 。
美国哈佛大学眼科研究所博士后 , 浙医二院眼科中心主任杨亚波教授告诉我们:
儿童弱视危害大 , 及早治疗是关键 。
因为弱视是一种发育性的疾病 , 如果过了发育期以后再发现的话 , 就没办法治疗了 。
医学界通常认为6周岁之前治疗是最佳时间 。
6-12周岁之间发现还能治疗 , 但不能完全治愈 。
如果12周岁以后才发现 , 就不容乐观了 。
但临床上弱视大多发病于出生至7岁的儿童 。
若8岁以后 , 弱视仍未发现 , 或仍未诊断与治疗 , 可能导致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 导致孩子终身的视力低下 。
目前虽然国外有研究显示弱视在12岁以后也可以医治 , 但在一般人的能力范围内 , 12岁以后视力提升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
本文插图
那么如何才能尽早发现孩子的弱视问题呢?
一是靠观察 , 二是靠定期去医院检查 。
我们可以观察宝宝是否有以下现象:
1)看东西喜欢眯着眼睛 , 还总是歪着头或者往前凑;2)对颜色鲜艳的事物不感兴趣;3)如果遮住他的一只眼睛 , 会大吵大闹 , 遮住另一只时却不会;4)走路时容易摔跤或撞墙;5)有斜视或者眼球震颤的症状 。
保险起见 , 家长应该定期带孩子做视力筛查:
3—4个月时 , 要观察孩子的追视能力 , 即目光是否可以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一岁前、入园前分别到正规医院做一次视力筛查;幼儿园期间 , 每半年检查一次 , 确保孩子视力发育正常 。
一旦发现弱视 , 应该立刻治疗 , 去专业的眼科医院或综合大医院的眼科系统诊治 , 不要指望弱视会随着年龄增大而自动变好 。
本文插图
1)寻找病因 , 对症下药
如果有白内障、上睑下垂的 , 斜视性弱视的 , 应该根据医生建议 , 该手术时就手术 , 根除病因才能解决弱视的问题 。
2)科学训练 , 提高视力
有案例表明 , 通过及时科学的训练 , 弱视患者可以达到矫正视力1.0以上!
训练一方面是通过专业设备对视觉神经进行刺激 , 另一方面是通过科学方法对弱视的眼睛进行锻炼 。 一般有以下这几种方法:
遮盖法:把正常的那只眼睛遮上 , 避免弱视者只用正常眼睛视物 , 导致弱视眼不使用 , 越来越弱的情况 。雾视法:让非弱视眼模糊 , 使两只眼睛在不同的距离范围交替使用 。 压抑法:通过粘贴塑料薄膜 , 让原先的非弱视眼视力下降到比弱视眼视力还低两行的程度 , 刺激弱视眼的使用 。
不管是什么方法 , 过程都是考验耐心和毅力的 。
本文插图
2019年阿里巴巴公益爱眼日主题活动中 , 讲了弱视患者小博的故事 。
他才8岁 , 戴着1000多度的眼镜 , 吃饭时连菜都夹不上 , 摔跤更是家常便饭 。
为了恢复视力 , 小博给自己定下每天穿针3000次的目标 , 最初练习时 , 小博要从早上5点持续到晚上6点天黑才被迫停下 。
本文插图
这其实是很多弱视孩子康复之路的一个缩影 , 如果发现孩子有弱视问题 , 家长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 , 并陪伴孩子一起走下去 。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 我们希望所有孩子都窗明几净 。
即便万一有了瑕疵 , 也能尽早发现 , 尽早根除 , 不让以后的人生之路蒙上阴影 。
—— End ——
本文插图
参考资料:《弱视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目前我国弱视临床防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华眼科杂志《弱视诊断专家共识(2011年)》-中华眼科杂志作者:张书愿 , 洞悉人性的心理学爱好者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推荐阅读
- 最好的东西竟是那些被你无情“抛弃”的
- 手术后可以吃姜吗
- 皮肤过敏能吃食用香精吗
- 核桃补肾效果最好的部位已经被你扔掉
- 被水烫伤了不能吃什么呢
- 喝胶原蛋白会过敏吗
- 有?哪些人不宜吃黄芪
- 手被水蒸气烫伤怎么办
- 骨头增生吃什么好呢?
- 高血压能吃大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