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免疫疗法对谁管用?未来预测后,患者将免于不必要的治疗


点击关注不迷路 ↑ ↑ 普及科学知识 , 传播科学精神
顶尖学术期刊《细胞》的最新一期介绍了一项有关癌症免疫疗法的研究 。 通过大规模荟萃分析 , 研究人员验证了多个生物标志物 , 可用于预测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反应 。 这一研究结果 , 对于医生和患者选择更有效的疗法 , 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同时 , 也将有助于研发人员设计和开发更好的免疫治疗药物 。

癌症免疫疗法对谁管用?未来预测后,患者将免于不必要的治疗
本文插图



过去几年里 , 癌症免疫疗法给肿瘤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 靶向 PD-1 和 PD-L1 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阻止癌细胞关闭机体的免疫反应 , 已经成为多种癌症的标准疗法 。 尽管如此 , 目前只有约20%~30%的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反应 。 通过生物标志物识别、选择合适的患者 , 是进一步提高疗效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
在这项研究中 , 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伦敦大学学院(UCL)癌症研究所和英国癌症研究中心(Cancer Research UK)的科学家们 , 共收集了1000多个正在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病例 , 对患者肿瘤的全外显子组和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了分析 。
共同第一作者 Kevin Litchfield 博士介绍:“这是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一项 , 分析了7种癌症和超过1000人的肿瘤基因和基因表达数据 。 它使我们能够查明哪些特定遗传因素决定了肿瘤对免疫治疗的反应 , 将它们结合到预测性测试中 , 以确定哪些患者最有可能从治疗中获益 。 ”

癌症免疫疗法对谁管用?未来预测后,患者将免于不必要的治疗
本文插图



研究结果指出 , 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敏感的最强预测因子是每个肿瘤细胞中的肿瘤突变负荷(TMB) , 也就是肿瘤细胞中存在的基因突变总数 。 换句话说 , 每个肿瘤细胞中存在的基因突变越多 , 免疫疗法就越有可能发挥作用 。
其次 , 基因CXCL9的表达也是抗肿瘤免疫应答有效的一个关键驱动因素 , 这是募集T细胞的一个信号 。
对 CD8 阳性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单细胞 RNA 测序结果还显示 , T细胞的固有标志物 CCR5 和 CXCL13是对免疫疗法敏感的一组预测因子 。
研究人员还观察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效果不佳的病例 。 例如 , 基因CCND1拷贝数更高与肿瘤对 PD-L1 抑制剂耐药有相关性 。 虽然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证据来支持这一点 , 但科学家们建议 , 肿瘤中存在这种突变的患者可能从替代药物治疗方案中获益更多 。

癌症免疫疗法对谁管用?未来预测后,患者将免于不必要的治疗
本文插图



本研究示意图(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研究机构的新闻稿介绍 , 这支研究团队正在与临床合作伙伴合作 , 以检查他们的测试方法是否能正确识别出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反应或无反应的患者 , 以及这种方法是不是比目前可用的测试更为准确 。
英国癌症研究学院的首席执行官 Michelle Mitchell 女士表示:“未来 , 我们可以在患者开始免疫治疗之前做一个简单的测试 , 就知道这种疗法对这名患者是否合适 。 这可以使患者免于不必要的治疗 , 也避免忍受随之而来的严重副作用 。 ”

癌症免疫疗法对谁管用?未来预测后,患者将免于不必要的治疗
本文插图



这项研究也凭其重要性登上了《细胞》的封面:全外显子组和转录组测序得到的海量数据 , 就像伦敦的城市公路网一样错综复杂 , 而免疫疗法生物标志物在其中绘制出一条醒目的路线 , 通向为癌症患者提供精准治疗的未来 。
参考资料:[1] Kevin Litchfield,et.al.,2021.Meta-analysis of tumor- and T Cell-intrinsic mechanisms of sensitization to checkpoint inhibition,Cell,ISSN 0092-8674.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1.01.002.[2] Genetic changes in tumours could help predict if patients will respond to immunotherapy. Retrieved 2021-01-27, 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1-01-genetic-tumours-patients-immunotherapy.html
【癌症免疫疗法对谁管用?未来预测后,患者将免于不必要的治疗】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 , 不是治疗方案推荐 。 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 , 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 欢迎个人转发 , 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