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癌症中的王者,为什么数十年如一日的难治,如何预防
有人问我 , 你知道癌症中的“最强王者”是谁吗?
我不假思索地说 , 肯定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排第一的肺癌 。
然而 , 事实并非如此 , 真正的“癌中之王”是喜欢默默潜伏的胰腺癌 。
本文插图
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接近
胰腺癌总体的5年生存率只有5%左右 , 半数病人在诊断后6个月内死亡 。 即便是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病人 , 5年生存率也只有10%~20% 。 我国癌症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 , 2015年 , 我国新发胰腺癌 , 9.5万例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排第十位 , 而死亡人数占了8.5万例 , 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排第六位 , 而且呈快速上升的趋势 。
胰腺癌为何让医生束手无策?
1.胰腺癌早期难以发现
【胰腺癌——癌症中的王者,为什么数十年如一日的难治,如何预防】由于胰腺的位置较深 , 肿瘤发生早期几乎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 , 或者仅有不典型的消化道症状 。 由于位置深 , 周围被其他脏器包围 , 早期确诊非常困难 , 普通的超声检查很难发现小的病灶 , 较小的肿瘤有时候普通CT都难于发现 , 就诊时多数进入中晚期 。
2.治疗难度大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 , 病情发展非常迅速 , 更悲催的是 , 它不像小细胞肺癌那样对放化疗敏感 , 胰腺癌对放化疗均不敏感 , 单纯化疗有效率比较低 , 临床上不少病人边化疗边进展 。 而靶向治疗在晚期胰腺癌中的研究也是举步维艰 , 虽然试验不少 , 但真正有效得很少 。
本文插图
2020年5月 , 美国胃肠病学会(AGA)发布的胰腺癌高危人群筛查临床实践更新中 , 专家就胰腺癌高危人群的识别和筛查提出了建议 。
胰腺癌高危人群 , 应考虑胰腺癌筛查 。 1.遗传性胰腺炎患者;2.波伊茨-耶格综合征(PJS)患者;3.有CDKN2A、BRCA1、BRCA2、PALB2或ATM基因突变者;4.有≥1位亲属患胰腺癌合并林奇综合征者 。 大多数高危个体的首次筛查应在50岁或者比患病亲属的发病年龄提前10岁 , PJS患者35岁就应进行首次筛查 。 磁共振成像(MRI)和超声内镜(EUS)检查作为主要的筛查方式 。
2020年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的《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中 , 对胰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是这样提出的 。
本文插图
40岁以上 , 特别是50岁以上 , 有下列任意一项因素者建议做胰腺癌的早期筛查:
1.有胰腺癌家族史 , 糖尿病史;2.有长期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史;3.无明显诱因的中上腹饱胀不适 , 腹痛、腹泻、食欲不振、消瘦、乏力或者腰背不酸痛等症状;4.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 , 尤其合并胰管结石的慢性胰腺炎、主胰管型粘液乳头状瘤、粘液性囊性腺瘤、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有血清CA199升高;5.无家族遗传史的新近突发糖尿病 。
上述人群 , 尤其是有胰腺癌家族史者和已有胰腺病变者 , 应该每年做一次腹部CT或者磁共振检查 , 并结合CA199、CA125、CEA等肿瘤标志物检查进行筛查 。
推荐阅读
- 癌症的头号克星 医院真的买不到
- 预防肺癌的食物有哪些 肺癌患者的饮食禁忌
- 喝脱脂牛奶有什么好处 降压防癌有奇效
- 高血压能吃鸡腿吗
- 癌症的预防方法 胃癌必吃的5种食物
- 怎样改变饮食习惯防癌
- 喉癌怎么办 饮食也要注意
- 香菇提取物有助预防宫颈癌
- 胃癌饮食疗法有哪些
- 癌细胞食物作用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