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对心血管的好处:多动多得,没有上限!


就算天寒地冻 , 生命依然在于运动 , 或者说在冬季这个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 , 更应该大力宣传运动对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 。 只要身体动得起来 , 就不能不去运动呢 。
而且最近奇点糕们可是说过 , 每天11分钟中高强度运动就能活得长 , 这门槛实在已经很低了 。 估计奇点糕的读者们很多都把运动当习惯 , 运动量肯定远超这个水平 , 那奇点糕还有一个好消息 。
近期牛津大学团队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中等强度或高强度的体力活动 , 以及活动总量较高 , 都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下降有关 , 而且呈现线性关系 。 也就是运动量越多强度越大 , 对心血管的获益就越明显 , 这种好处没有上限!
研究分析了英国生物库(UK Biobank)中9万余名参与者的情况 , 例如参与者中等强度运动量最多 , 与心血管风险较运动量最低者相对下降54%(HR=0.46)有关;如果换成高强度或者运动总量最多 , 那么相应的风险下降会是59%和53% 。
但即使达不到运动量最多或强度最大 , 只要有一定的中高强度运动 , 不落在最差的那一组 , 那么都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一定程度的下降有关[1] , 所以还是那句话 , 只要运动就比不动强 。 这项研究发表在PLoS Medicine上 。

运动对心血管的好处:多动多得,没有上限!
本文插图



别说了 , 来追我 , 一起跑
(图片来源:Pixabay)
与其它运动相关研究中 , 一般依靠参与者自行报告运动量来进行分析相比 , 牛津团队这次的研究显得相当高大上——从英国生物库队列超过50万名参与者中 , 筛选出正确佩戴加速度传感器的一部分人群 。
有了传感器做判断 , 研究者就能精准评估参与者的运动量和强度 , 比如计入一些参与者自己不认为是在锻炼身体的活动 。 而且牛津团队还表示 , 本次纳入9万余名参与者的分析 , 是目前样本量最大的同类研究[2] 。
基于加速度传感器提供的运动总量 , 以及中等强度/高强度运动量数据 , 研究团队对参与者们进行了四等分 , 例如每周中等强度运动超过927分钟的 , 就是运动量最高的前25%人群 , 而低于524分钟的则是运动量最低的25%人群 。
这个运动量水平 , 比世卫组织指南里每周150-30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要高不少呢 。 平均时间5.2年的随访期内 , 参与者中共发生3617例心血管疾病 , 根据发病数据 , 研究团队计算出了下图中运动量、运动强度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关系 。

运动对心血管的好处:多动多得,没有上限!
本文插图



阶梯式的风险下降
如果看数值还不够直观 , 那么在下面这张图中 , “运动越多越强 , 心血管获益越明显”就一目了然 。 研究亚组分析显示 , 运动对缺血性心脏病(最典型的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基本相当 , 参与者的性别和基础疾病也不会影响获益 。

运动对心血管的好处:多动多得,没有上限!
本文插图
【运动对心血管的好处:多动多得,没有上限!】


基本上是运动量和强度越大 , 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就越低
用研究者和其它专家的话说 , “虽然大家都知道运动对心血管有益 , 但却没想到好处比预想的还要多 , 而且研究结果还澄清了‘运动有上限 , 多动≠多获益’的错误认知” 。
而且研究还发现 , 运动越多的人往往生活习惯更健康 , 而不运动的人则会集中一些不良习惯 , 这可就是多叠了Debuff啊 。 如果说一鼓作气扭转不好的生活习惯很难 , 不妨试一试先从运动开始?积少成多 , 聚沙成塔嘛 。
参考资料:
1.Ramakrishnan R, Doherty A, Smith-Byrne K, et al. Accelerometer measur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vidence from the UK Biobank cohort study[J]. PLoS Medicine, 2021, 18(1): e1003487.
2.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health-heart-fitness/no-limit-the-more-exercise-the-better-heart-health-study-finds-idUSL8N2JM55D
头图来源:Pixabay

运动对心血管的好处:多动多得,没有上限!
本文插图



本文作者 | 谭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