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子鸣: 我们不能忽视的常用中医膏方 !
身体出现了问题,很多人会吃一些中药膏来进行治疗,是有一些一些朋友对中药膏并不了解,根据中医理论,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而冬令进补,更以膏方为最佳。今天专家就给大家解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罗子鸣: 我们不能忽视的常用中医膏方 !
膏的含义较广:如指物,以油脂为膏;如指形态,以凝而不固称膏;如指口味,以甘姜滑腴为膏。《山海经》曾中说:言味好皆滑为膏,如指内容,以为物之精粹,如指作用,以滋养膏润为长。膏剂有外敷和内服两种,外敷膏剂是中医外治法中常用药物剂型,除用于皮肤、疮疡等疾患以外,还在内科和妇科等病症中使用。内服膏剂,后来又称为膏方,因其起到滋补作用,也有人称其为滋补药,广泛地使用于内、外、妇、儿、伤骨、眼耳口鼻等科疾患及大病后体虚者。
文章插图
图片提供:浙江诸暨普安中医院
在中医理论里,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其中,处方中药物尽可能选用道地药材,全部制作过程操作严格,只有经过精细加工的膏方最终才能成为上品。
膏方历史悠久,起于汉唐,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膏剂的记载,如马膏,主要供外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的大乌头膏、猪膏发煎是内服膏剂的最早记载。唐代《千金方》中个别煎已与现代膏方大体一致,如苏子煎,王焘《外台秘要》有煎方六首。
宋朝膏逐渐代替煎,基本沿袭唐代风格,用途日趋广泛,如南宋《洪氏集验方》收载的琼玉膏,沿用至今,同时膏方中含有动物类药的习惯也流传下来,如《圣济总录》栝萎根膏,此时膏方兼有治病和滋养的作用。
明清膏方更趋完善和成熟,表现为膏方的命名正规、制作规范,膏专指滋补类方剂,煎指水煎剂;数量大大增加,临床运用更加广泛。
明朝膏方即广为各类方书记载,组成多简单,流传至今的膏方有洪基《摄生总要》龟鹿二仙膏、龚廷贤《寿世保元》茯苓膏以及张景岳的两仪膏等。
清代膏方不仅在民间流传,宫廷中亦广泛使用,如《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有内服膏滋方近30首。晚清时膏方组成渐复杂,如张聿青《膏方》中膏方用药往往已达二、三十味,甚至更多,收膏时常选加阿胶、鹿角胶等,并强调辨证而施,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
文章插图
近现代膏方在上海、江浙及广东广泛使用,尤以上海为甚。
今天给大家介绍几款常用膏剂:
人参膏:是一个方剂,主治小儿泄泻、烦渴呕逆。
处方来源:《传信适用方》卷四
方剂主治:小儿泄泻,烦渴呕逆,口渴舌燥,成人也是同样效果,也可以作为日常保健食品。
用法用量:量儿大小,生姜汤下5-7丸至10丸
【药物组成】人参1两,白术半两,丁香半两,藿香半两,白扁豆1分。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或麦粒大。
1.开水冲服,每天2次每次3克,饭后半小时服用
2.煲汤时可放入5-10g滋补全家
3.可以作为面膜使用,美白润肤,祛斑。
【附注】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人参丸。
用人参10两细切,以活水20盏浸透,装入银石器内,桑柴火缓缓煎取10盏,滤汁后放在一边。在渣里再加水10盏,煎取5盏,合煎成膏,用于瓶子收藏,随后做汤使用。
人参膏简介:人参膏是把新鲜的人参熬制后而形成。由于熬制后所剩均为人参的精华,所以又名人参精华,其功效是普通人参的7-8倍。因服用方便,深受广大朋友的喜爱.
文章插图
三七膏
方名:三七膏。组成:土三七。
用法用量:外用先用童便洗净伤处,然后敷之。口服可见适用人群。
制备方法:捣膏、熬制。
口服可见适用人群:
第一「三高人群」
长期食用三七,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因肥胖、吸烟饮酒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引发的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高血糖。
第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中老年人群,食用三七具有很好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第三「经常应酬人群」
经常应酬,抽烟、饮酒、高脂肪食物过量摄入的人群,容易患脂肪肝、酒精肝,食用三七可保肝护肝。
推荐阅读
- 灵芝吃了拉肚子怎么回事
- 如果喝牛奶拉肚子还能喝吗
- 喝牛奶肚子疼拉肚子怎么调理
- 把子宫肌瘤“吃掉” 治疗子宫肌瘤的食疗药膳方
- 长高吃什么钙呢
- 嗓子干痒咳嗽吃什么好呢
- 糖尿病人能吃鸭脖子吗
- 嗓子痒咳嗽喉咙痛吃什么好
- 吃猪腰子可以壮阳吗?
- 肚子总是胀胀的是什么食物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