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雨水,宜舒肝健脾
今日雨水 , 雨水节气预示着降雨开始 ,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 , 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 。 进入雨水节气 , 我国北方阴寒未尽 , 一些地方仍下雪 , 尚未有春天气息;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 , 一幅早春的景象 。 《尔雅》曰:“天地之交而为泰 。 ”天地和同 , 联手“酿造”雨水 , 所以春之水为泰 。
本文插图
《黄帝内经》讲 , 春天应当“生而勿杀 , 予而勿夺 , 赏而勿罚” 。 昔程颐从宋神宗春游 , 神宗折柳 , 程颐谏止 , 曰:“方春发生 , 不可无故摧拆 。 ”折柳本无伤大雅 , 但恐伤了春天的生气 , 不合时宜 。
雨水时节气温渐升 , 但随着降雨有所增多 , 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 。 同时湿邪留恋 , 难以去除 , 故雨水前后应当注意调畅肝脏、健脾利湿 。
本文插图
春天宜多吃蔬菜 , 少吃肉 , 既是对天地的养生之道 , 也是对自身健康的养生之道 。 蔬者 , 疏也 。 大部分蔬菜都有疏利气机的作用 。 春天要养阳 , 要养人的生发之气 , 前提就是人的气机要顺畅 , 要避免吃过于油腻和滋腻的食物 。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过——蔬食之美者 , 曰清 , 曰洁 , 曰芳馥 , 曰松脆而已矣 。 不知其至美所在 , 能居肉食之上者 , 只在一字之鲜 。 《记》曰:“甘受和 , 白受采 。 ”鲜即甘之所从出也 。
雨水养生 , 要注意疏肝健脾 。
本文插图
新鲜混合的蔬菜
1、饮食“甘淡” , 健脾祛湿
雨水节气 , 肝气旺盛 , 易克脾土 。 饮食上要“省酸增甘 , 以养脾” , 同时多喝花茶、多吃清淡的食物 , 以舒肝祛湿 。
日常饮食中应当减少酸味食物的摄入 , 适当增加甘味食物的摄入量 , 以健运脾胃 。
可以多吃些红枣、豆芽、豆苗、芡实、山药、胡萝卜、茼蒿、芹菜、丝瓜、柚子、甘蔗等甘味食物 , 同时可适当选用一些具有辛香气味的蔬菜、调料 , 如韭菜、葱、香菜、小茴香、陈皮等 , 既可以增加食品的美味 , 又可通过辛香之味醒脾疏肝 。
对于湿气重的人 , 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 , 避免进食生冷、肥腻和过甜的食物 , 可以适当进食一些能够健脾和胃、温中化湿的食材、调料等 , 如猴头菇、莲子、淮山药、生姜、小茴香、草果、桂皮、陈皮等 。
对于肝气不舒 , 爱生气、发火或或者常郁郁不乐的人 , 可以选用玫瑰花、合欢花、茉莉花等泡水当茶饮 , 以芳香理气、舒缓肝郁 。
本文插图
2、多食粥以养脾胃
粥类素来有健脾利湿、养胃和胃的功效 , 《千金月令》曰:“正月宜食粥” , “雨水”前后服用养生粥对润和脾胃大有益处 。 粥被古人誉为“天下第一补人之物 。 ”粥以米为主 , 以水为辅 , 水米交融 , 不仅香甜可口 , 便于消化吸收 , 而且能补脾养胃、去浊生清 。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春时宜食粥 , 有三方:
一曰地黄粥 , 以补虚 。 取地黄捣汁 , 待粥半熟 , 以下汁 。 复用棉包花椒50粒 , 生姜一片同煮 , 粥熟 , 去棉包 , 再下熟羊肾一具 , 碎切成条 , 如韭叶大 , 加少许食盐食之 。
二曰防风粥 , 以去四肢风 。 取防风一大份 , 煎汤煮粥 。
三曰紫苏粥 , 取紫苏炒微黄香 , 煎汤汁作粥 。 ”
除以上三款粥以外 , 还可常食扁豆红枣粥、山药粥、栗子桂圆粥等 。
雨水时早晚温差较大 , 春季多风 , 人体易出现皮肤脱皮、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 , 故此时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水分 。
本文插图
3、适当运动以健体
春天来了 , 阳气渐长 , 人应顺应大自然的气机 , 减少睡眠的时间 , 增加活动的时间 。 雨水节气早晚仍然较为寒冷 , 不宜做过于激烈的运动 , 避免因为中气消耗太过而导致肝气过剩 。
适当运动 , 有助于增强体质 , 减少疾病 。 但是雨水节气运动养生应注意避寒防湿 。
特别是老年人 , 晨练不宜过早 , 应该在气温较暖的白天 , 选择避风、干爽的地方进行 。
推荐阅读
- 女性要警惕“毒三角”
- 女人被出卖因4个床上小动作
- 春季白带增多的原因 食疗方法
- 身上出现红疙瘩很痒怎么办?
- 蜂毒的作用 蜂毒有哪些作用
- 雨水大蚊子猛 夏季防蚊驱蚊止痒方法大全
- 春季雨水节气养生 食疗起居要注意
- 中医诠释 雨水节气养生篇 饮食调节脾胃
- 雨水节气养脾胃 初春养生防春寒
- 谷雨时节练三种健身功防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