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悲剧:每一个猝死的发生都是蓄谋已久的,一定要小心
很多疾病 , 发病只是一瞬间 , 形成却是好几年 。 其实每一次猝死都是“蓄谋已久”;每次猝死都是“各奔东西” 。 按照WHO的定义 , 一个平时很健康或者看起来很健康的人 , 由于自然疾病 , 在短时间内(6小时)突然死亡 , 称为猝死 。
本文插图
1.猝死的常见原因
猝死的原因可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 。 在中国 , 心源性猝死占80% 。 心源性是指心血管疾病 , 主要是冠心病、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炎和心律失常 。 冠心病不是随便发生的 。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是冠心病的四大危险因素 , 每个患者必然有一个或几个危险因素 。 如果不控制长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 , 不听吸烟的话 , 患冠心病的概率很大 。
2.猝死的时代
根据《中华法医杂志》2015年发表的广东622例猝死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 心脏性猝死病例数发生在31-50岁男性 。 大数据也证实了我国成人猝死年龄在30~50岁 。 这个年纪 , 父母还在 , 孩子还年轻 。 作为家庭的支柱 , 他们崩溃了 。 可想而知 , 家里充满了痛苦 。 还有 , 春节突然去世 , 以后家人怎么过春节?
3.突然死亡的季节
冬夏等极端气温 , 以及季节交替的不稳定天气 , 是猝死的高发季节 。 寒冷的冬天 , 人体处于低温状态时 , 外周血管收缩 , 血压升高 , 心脏负荷会增加;炎热的夏季 , 人体新陈代谢加快 , 容易缺血缺氧 。 此外 , 出汗和脱水会增加血液粘度 , 容易诱发心肌梗死 。
4.猝死的常见原因
在一定条件下 , 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 , 狭窄的动脉不能满足供血 , 反而出现血管反射性痉挛 , 供血完全中断 , 悲剧也就发生了 。 极度兴奋 , 过度悲伤 , 剧烈运动 , 过度劳累 , 熬夜 , 吃吃喝喝 , 吃吃喝喝等 。, 都容易诱发猝死 。
本文插图
5.猝死的先兆
猝死前 , 大多有气场 。 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胸闷或心前区不适 , 主要表现为三种气场:
胸痛:心前区短期心绞痛 , 或左臂莫名疼痛 , 喉咙痛或牙痛 。 初始持续时间为3-5分钟 , 安静休息后往往可以缓解;
胸闷:胸闷、心悸、乏力、头晕等不适;
低血压:原高血压 , 但突然出现低血压 , 伴有冷汗、呼吸困难等症状 。
也有一些症状不典型 , 如胃痛、背痛、牙痛、心悸、头痛、头晕、呕吐等 。 如果你长期有上述冠心病高危因素 , 或者已经确诊为冠心病 , 请不要轻易放过 。
【春节的悲剧:每一个猝死的发生都是蓄谋已久的,一定要小心】本文为***作者原创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 急性阑尾炎手术后的饮食问题
- 眼皮跳的食疗方法都有什么
- 口腔溃疡到底吃什么好的最快?
- 未老先衰?都是一个“情”惹的祸
- 便秘能吃白芍吗
- 灵芝吃了拉肚子怎么回事
- 洗脸水加盐的做法
- 护肝明目的食物有哪些
- 山楂的功效与作用 山楂汤帮你排毒补胃
- 肝炎吃什么好 老年肝炎的一日三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