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误食网红“巧克力”险丧命:学习这些知识关键时候能救命!



前段时间 , 湖南的娄女士经历了一场“梦魇” 。
有天 , 她给儿子力力(化名)喂饭 , 发现儿子吃两口就吐、还狂吐舌头 , 小手乱抓 , 和平常判若两人 。

男孩误食网红“巧克力”险丧命:学习这些知识关键时候能救命!
本文插图



【男孩误食网红“巧克力”险丧命:学习这些知识关键时候能救命!】 看着儿子异常 , 娄女士惊恐万分 , 吓得赶紧送往医院 。 医生看着精力旺盛的力力也吓了一跳 。
一个2岁的孩子四肢不停地动、入睡困难、满头大汗、心率跳动超过常规的50%!
若不是吃了什么 , 平时乖巧的孩子不可能突然“发病” 。 仔细排查后 , 发现罪魁祸首竟是两块“巧克力”!从外观看 , 它和巧克力如出一辙 , 让人很难分清 。

男孩误食网红“巧克力”险丧命:学习这些知识关键时候能救命!
本文插图



当他们想看看说明书 , 了解成分 , 才发现这根本是“三无产品”:无生产商、无厂址、成分不详 。
这样“出生不明”的“零食” , 却是儿子小姨“给予厚望”的“减肥神药” 。 不幸的是 , 年幼的力力把它当成零食吃了 , 这才有了一系列的“并发症” 。

男孩误食网红“巧克力”险丧命:学习这些知识关键时候能救命!
本文插图



这款被吹嘘有奇效的“溶脂巧克力” , 检测出的主要成分 , 竟含有国家明令禁止的“西布曲明”!
医生说:“西布曲明 , 是种中枢性减肥药 , 副作用很强 , 容易引起肝损伤、高血压、心率加快 , 严重更能造成器官衰竭而致死 。 ”
成年人长期食用 , 都危害无穷 , 何况是两岁的孩子?而且孩子还吃了两颗!
经过四天的导泻、护心等治疗 , 孩子慢慢才恢复意识 , 留院进一步观察 。 要是孩子不小心再多吃几颗 , 或者家长没及时发现送医 。 那结果 , 细思极恐!
1-3岁左右的孩子 , 对世界充满好奇 , 经常用嘴探索 , 认知事物;用手触摸 , 感知事物 。
要是形状奇特 , 或闻着香甜的药物或危险品 , 没放在安全的地方 , 他们随手就能翻来“探究” 。
即使大孩子 , 也不能低估他们的“好奇心” 。 若我们不引起重视 , 一次“疏忽” , 将终生遗憾 。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 , 有些东西明明不能吃 , 却因披着“迷惑”的外衣 , 让孩子毫无抵抗力 。
前段时间 , 听朋友讲了件事 , 脊背一阵发凉 。
邻居家男孩浩浩 , 在游乐场玩时 , 看到好朋友乐乐正在玩一种“神奇饮料” 。

男孩误食网红“巧克力”险丧命:学习这些知识关键时候能救命!
本文插图



从外表看这些饮料有“橙汁、汽水” , 五颜六色极其诱人 , 他一下子就被吸引 。
乐乐兴奋地说:“这些饮料不仅好玩 , 而且香香的!”说完就分了几瓶给浩浩 。
父母在一旁聊得正欢 , 也没注意 , 结果浩浩玩时候忍不住吃了点 。
下午 , 妈妈见浩浩神情不对 , 仔细询问才知道他吃了“软软的饮料” , 忙送往医院 。 后来 , 发现浩浩吃的“汽水”原来是种“泥”!
网上随便输入“假水” , 能发现一堆披着饮料外衣的“毒水” , 极受欢迎 。

男孩误食网红“巧克力”险丧命:学习这些知识关键时候能救命!
本文插图



可事实上 , 这些网红泥的问题 , 之前就频频被曝光 。
采访人员暗访发现 , 这些“水晶泥”多是由胶体和塑料配件PVC混合而成 , 再加入硼砂 , 形成类似果冻状的凝胶 。

男孩误食网红“巧克力”险丧命:学习这些知识关键时候能救命!
本文插图



因为Q弹 , 孩子很喜欢玩 。 但硼砂是种有毒化学品 , 孩子如果玩后 , 再触摸口鼻 , 或放入口中 , 过量会中毒 , 严重能致命 。
可这些网红泥 , 在校园极受追捧 , 对孩子的健康形成很大隐患 。
明明不是食品 , 却用饮料瓶包装来吸引孩子 , 这样错误的引导 , 完全没顾忌隐藏的安全隐患 。
尽管上面写着“非食品 , 不宜使用” , 可年幼的孩子根本不识字啊!
这样的警示几乎形同虚设 , 如果家长没提前告知 , 最后“苦果”只能孩子独自承受 。
如果说孩子无心的伤害还情有可原 , 那父母有意的无知就让人无法释怀了 。
曾有则“四岁孩子将老鼠药分给同学吃”的新闻 , 引发广泛关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