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七 )



3、学校建立骨干教师信息库,后备队伍骨干教师信息库,逐层选拔培养 。

4、建立公开、公平、公正选拔的机制 。

四、岗位要求:

1、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勇于创新,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 。

2、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技能,自觉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形成个人风格,成为本学科教学和教育科研的带头人 。

3、坚持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承担示范课、观摩课等公开教学任务,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

4、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校级公开示范课 。

5、每学年至少带一名徒弟 。

6、每学期在学校教研活动中听课不少于20课时,评课不少于5课时 。

7、每学期精读一本教学专著并撰写读书笔记 。

8、每学年完成一篇较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和两篇教学反思 。

9、每年在县级以上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2篇专业论文、经验总结或科研报告 。

10、每学期撰写骨干教师工作总结,主动配合学校对骨干教师的考核 。

五、培养内容与要求: 我校对骨干教师的培养主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人钻研相结合,观摩与示范相结合等方式 。以在校内培养和校外培养相结合的办法,主要以校内培养为主、教研组培养为重点和校外培养为辅,严格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全面性与专业性、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采取跟踪问效的形式,有效管理,及时指导,重点考察,全面考核,保证培养的质量 。

(一)校外培养

1、鼓励骨干教师采取不同方式提高自己学历,目标是越高越好 。

2、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各种与本学科相关的学科培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

3、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各种与本学科相关的研讨会、观摩会,拓展教师的视野 。

4、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 。

5、鼓励骨干教师外出进修、培训 。

6、与友好学校进行交流,撰写心得体会 。

(二)校内培养 。立足于工作实际,从教师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战略高度出发,本着前瞻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统一标准和按需施教相结合,整体提高与重点突出相结合,学科建设与教学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 。

1、第一阶段:确立培养名单、培养内容和方式 。根据我校的特点,结合学科特色,由各教研组推举骨干教师名单,教导处进行考核、筛选,然后通过听课、座谈,全面考核,最终确定骨干教师名单 。

2、第二阶段:通过自修、参加讲座、教学实践与专题研讨等方式,不断提高骨干教师的水平 。骨干教师校内培养的培养内容主要包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