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工作方案( 七 )


四、校本教研总体要求
校本教研的重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改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素质提升上 。
五、校本教研管理与活动机构
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整合发展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构 , 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机构如图示:
六、教研时间
1、校级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第3节
2、各年级各教研组活动时间:七年级——文科单周周五第5、6节
各年级各教研组活动时间:七年级——理科与技能学科双周周五第5、6节
年级各教研组活动时间:八年级——理科单周五第5、6节
各年级各教研组活动时间:七年级——文科与技能学科双周周五第5、6节
各年级各教研组活动时间:九年级——随机活动为主
3、中层学习活动:单周周五第4节
4、个体互助活动:教师自定 。
七、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以新课程为导向 , 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 , 灵活运用理论学习、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骨干教师对话、说课、听课、评课、录象课观摩、专业人员与骨干教师合作研讨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 , 倡导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学科事例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方式等多种教研形式 , 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探索周、教学开放日等 , 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 , 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为操作方式 , 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1、自我反思 。即教师的自我对话 , 对自己行为的思考、审视、分析 。自定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培训计划以及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 , 提出问题 , 制定对策 , 并形成研究性论文 。
2、同伴互助 。以学科小组或课题组为载体 , 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 。注重“以老带新 , 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 , 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 , 鼓励教师大胆批评 , 各抒已见;以教师产生的问题为研究内容 , 将问题入组 , 以组为单位定计划开展研究 。
3、专业引领 。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名刊及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 , 另一方面将专家、教研员请进学校 , 引进他们新的理念和教学思想 , 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