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工作方案( 九 )


三、校本教研的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校本教研工作的领导 , 学校成立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 由教务处、教科处负责组织 , 由教研组负责具体实施 , 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校本教研管理与活动机制 , 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
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高峰 副组长:王宏星 成员:各教研组长
四、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交流合作、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 , 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经验交流、调查研究、协作解决、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 , 并通过教学观摩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 。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 , 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操作方式 , 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1、自我反思 。教师的自我对话 , 对自己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分析 。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 , 自定专业提高学习和个人教研学习的计划 , 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 , 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 , 提出问题 , 制定对策 。
2、交流合作 。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 , 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 。注重“以老带新 , 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声音 , 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 , 鼓励教师大胆评点 , 各抒己见 。以教师或学生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内容 , 将问题入组 , 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
3、专业引领 。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 , 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或专家来学校进行专业指导 。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 , 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 , 形成我校“优势专家群体” 。五、校本教研的制度要求
学校校本教研在具体操作上实行三级责任制:
一级——校长、处室主任校本教研工作要求:
1、在校长领导下 , 全面制定学校校本教研制度与计划 , 发动全体教师参与校本教研 , 督促和评价校本教研 。
2、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 , 举办专题讲座 , 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 , 校长及中层相关部门干部应坚持深入课堂听课 , 每学期不少于15节 , 成为教师的真诚的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