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故事演讲稿|教师演讲稿互相的教育,自我的教育( 三 )


我发现几乎所有的中学分班了,分成重点班与普通班,也就是好班与差班 。不同的班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本来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不同的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是好事 。但有一点是要明确的:好班与差班只是单指在学习上的,有些人比较会学习,考试能力强,有些人不太会学习,对考试不太多感觉 。好与差只是学习上的,运用辩证主义科学的观点是:每个人都有长有短 。不会学的人肯定有他独特的特长和优点 。但习惯性思维却让我们认为:好班的学生比较优秀,差班的学生不可救药 。在心里上放弃了对差生的教育 。差班学生自从进入差班后就变得真正地差了,本来学习上的差只是个现象,因为它掩盖了自己背后的强 。但现在只有差却没有了那背后真正的强 。于是好班就成为真正的好班了,差班终于成为人们心目中真正的差班了 。
分到好班去教学的老师感觉责任重大,当然也感觉到由衷的欣慰,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成就感会强一些,动力相对也足一些 。既然这批学生适合学习,那就让他们好好学习吧,社会需要会学习的教师,科研工作者,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 。
分到差班去教学的老师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所谓众人皆醉我独醒 。要始终记住:他们只是不适合学习,那么其背后一定有伟大的特质,有没有被发现的优点,造物主在造人本身这方面是公平的 。老师们有了更加神圣的使命:令他们发现他们的优势 。社会不是缺少企业家,艺术家,思想家吗?培养他们吧,让他们发现自己吧,他们是一群有创造力的人,创新就在于自由的想象中产生 。不会学习是否预示着:他们不愿被常规性的东西束缚住自己,喜欢创新呢?社会不就是在创新中得以发展的吗?老师们会担心:我这样做有意义吗?学校只是以分数来评价一个老师的价值的 。我的价值能被学校肯定吗?
我本为认为基本的学习能力人人都有 。只是由于被打击得多了慢慢失去信心了 。我相信只要受到足够的重视和鼓励,是可以把有用的知识学好的 。学习的动力不足是因为学生们认为这玩意儿没用 。是否可以考虑深度挖掘并显现其意义呢?
教学工作表现不错时,就会受到领导的器重,可能马上会委以重任,做班主任,教务处主任,甚至副校长等职务 。这也许是好事,能者多劳嘛 。在常人眼里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更受人尊重,这也是人性的高层次的需求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坏事,你根本没兴趣当官,你更喜欢教学 。当官就得花精力,这样你的教学时间缩短,质量自然会下降 。教学质量下降,学生们的受益就减少,对你的尊重和信赖就会慢慢地消失 。而当官并不能给你以成就感,教学中的成就感却在无形中消失了 。老师们这可要慎重,要抵制住外在的诱惑,认清自己,找到自己的根,生存发展之根,千万不能舍本逐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