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指导学生情况|班主任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 三 )


(二)、读书心得座谈,阅读材料的概括分析
若只看不思,看得再多都无收益,学而不思则罔 。让学生就阅读所思发表看法,一起磋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初中阶段是最具叛逆的时期,也最具效仿力;爱表现自己,也有独立的见解 。让思维的火花碰撞,灵感跳跃,学生的睿智绽放,每位学生是具有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潇洒,能对韩寒现象各抒己见 。
(三) 、辩论创作,阅读材料的加工创新
阅读积累要转化为应用能力,进行综合测评,演讲、辩论、7是最好的途径 。阅读、积累是吸收、消化,演讲、辩论、创作是表达、创造 。若长期坚持开展各种课堂活动,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辨能力等综合素质会全面提高 。
班主任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的意义广泛而深远 。课外阅读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课外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
一、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首先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读什么?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 。要完成这个任务,我认为教育者的立足点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去考虑,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
1、课外读物要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学生的心理需求具有年龄特征,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的人物等 。了解了这一点,就不会奇怪《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 吹牛大王历险记》等会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成为几代人的钟爱;也就不会惊讶于《哈利?波特》能誉满全球,《淘气包马小跳》能畅销全国了 。
2、引导学生阅读名家名篇,纯净学生的精神世界
阅读名家名篇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的阅读者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 。余秋雨先生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名家名篇的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当我们看到,学生沉浸在阅读名家名篇的喜悦中,目光炯炯,神采飞扬时,就会感受到名家名篇对学生心灵的呵护,精神的滋养已如春雨润物细无声 。其实,我们并不期待名家名篇能教会学生学会语文,但它能温暖学生的心灵,打开学生美好而又人道的感受世界,激发学生心中善良的、温柔的一面 。
二、探求课外阅读的理想方式
1、开放性的阅读方式
课外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它是依据学生的爱好和兴趣而维系的独立的读书活动 。对待学生的阅读方式,我们要宽容一些 。于是我采取开放性的阅读方式 。如果学生对课外读物感兴趣他当然会将自己的小脸埋进书页里面去,直至废寝忘食;如果翻动了书本的三页,还不能吸引住学生的目光,那就不能责怪学生,只能是书本身的问题了 。如果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魅力吸引着学生,学生一旦被吸引住了,你会发现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就算你想阻断也是阻断不了的 。比较折衷的办法是:老师开列书目与学生自由选择相结合 。开列书目,其目的是通过阅读摄取全面的文化养料,这些书籍的内容应涉及人文、自然、科学、社会等学科的诸多领域;而允许学生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是为满足他们的自我选择性心理需要,发展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