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心得体会十二( 二 )
1、严格执法,实事求是
要增强宗旨观念、群众观念,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在检察工作中,要心中时刻装着人民,人民群众最关心什么、希望什么,我们的工作重心就指向什么;人民群众对哪些方面不满意,我们就重点整改哪些方面的问题 。
2、文明执法
文明执法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检察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是检察机关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 。文明执法,有助于化解矛盾,增强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信任 。执法工作遇到大量的问题都是人民内部矛盾,大多数当事人也都是通情达理的 。只要检察干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工作做到位,多数当事人都能自觉接受和履行处理决定 。反过来,即使案件处理结论是公正的,只是由于干警的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粗暴,也往往会引起当事人的怀疑和不信任,从而引发上诉、申诉甚至形成上访 。更有甚者,有的干警在工作中,粗暴对待当事人,不但没有实现执法目的,反而激化了矛盾,引起群众不满,影响了执法机关的形象 。所以,文明执法,事关重大、意义重大 。干警对待人民群众说话要和气,态度要和蔼,办事要热情,服务要周到,考虑要细致 。要多给群众提供便利,不给群众增添麻烦 。要注意尊重当事人的人格尊严 。对待当事人不侮辱、不挖苦、不嘲讽,对当事人要耐心听取他们的陈述、申辩和申诉,不能因自己的主观好恶而影响对当事人的态度 。
3、清正廉洁
践行执法为民的理念,检察干警必须清正廉洁,确保权为民所用,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不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 。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决不能以权谋私 。检察机关肩负着反腐倡廉的重任,每个干警都应该正人先正己,加强自身的修养,既注意八小时之内的公正形象,也要注意八小时以外的生活清廉 。
总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才刚刚开始,我们一定要加强学习,努力工作,接受监督,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做一名党和人民信任的执法者 。只有坚定地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并在工作中、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经受住金钱、权力、人情的考验和诱惑,才能公正地人民群众执法,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检察官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道德与法治教研组计划模板
- 工作计划|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 法制教育格言
- 新理念英语读后感|《教育新理念》读后感
- 酒店礼仪|宾馆酒店员工礼仪及服务理念知识培训
- 践行群众路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落实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
-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克服“四风”推进财经法治建设
- 大参考|教育界学习十八大参考资料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 朗诵词|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歌词串词朗诵词
- 民主生活会|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坚定社会主义制度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