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教书育人心得体会( 二 )



(五)、根据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启迪学生心灵

现在的学生究竟有哪些特点?这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一定要突出时代性,适应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适合于学生心理特点的措施加以诱导,使学生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点,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 。针对学生的特点多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把学生吸引到正面来,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 。如经常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 。

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人类社会教育过程中所共有的特征,也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 。教学活动不是随意性的,而是根据一定社会所确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务的要求,教师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 。所以,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 。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条最基本的教育规律 。将教书和育人割裂,只顾教书,不管育人,这不仅是淡忘了自己的社会角色,缺乏职业道德,而且是对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教师神圣职责的亵读 。每个教师都要遵循教育规律,不仅要做好专业知识的传播者,还要自觉当好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心灵的塑造者,才不愧为合格的人民教师

篇二:教书育人心得体会
常言道,教书育人 。但在实际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常常忽略育人,而只顾教书,结果成了教死书,死教书,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不明显 。其实,教书与育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我认为,要教书先要育人 。学生有了好的思想品德,对学习有了正确的认识,学起知识来就会游刃有余 。教师的教学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我班有一男生特别捣乱,平时不仅不爱学习,而且霸气十足 。当他犯错误的时候,无论什么原因,他总是振振有辞,即便没理也要辩上三分 。每当看到他盛气凌人的样子,我就会觉得气不打一处来 。一个学生为什么不懂得认真学习,而只顾虚伪地伪装自己呢?……细想自己的做法,也许有些急于求成了 。以前我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对其品行的培养,结果导致他成绩一般,我也收效甚微 。后来,在学校行为习惯的培养的影响下,我注重引导其向好的善的学习,注重其品行的培养 。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他渐渐变得懂事了,同学们也更加欢迎他了,他的成绩也有了明显改善 。

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可见,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密切 。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而育人也反过来影响教书 。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有了好的品行习惯,才会端正其学习态度,更快更好地接受新知识,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