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语文教学读书笔记
最近读到一些关于语文教学的文章,学到很多新理念、新方法,但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大多与语文教学方法有关,而语文教学方法论是和辩证法分不开的 。在这里我想从辩证法的角度谈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论 。
一、整体与部分
有人提出语文教育整体观 。所谓语文教育整体观,除了教材内容之外,在教学上,强调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 。
如何理解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从阅读一篇文章来说,如果是强调一篇文章的完整意思,不要过多的分析,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作为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必须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为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 。一般都是全篇阅读(整体)分段阅读(部分)全篇整理深化(整体) 。因为一篇文章是有结构的,是分段构成的,篇和段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一段之中,是由词句表达的,段和词句也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读文章要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 。当然,在读某一段时,必须明确该段在全篇中的地位;在读某一句话时,必须明确该句在这一段中所表达的意思;最后达到对全篇的理解 。从学生的作文来说,一般也要从造句开始练习,再写片断,最后写整篇文章 。如果是整体输出,从一年级就要写成文章,岂不是要求过高了?
关于阅读课要读整本的书 。读书和学习阅读是否有区别?学生的课外阅读当然要读整篇、整本书 。但是小学的语文课不能强调读整本的书,整本书也只能节选作为教材 。阅读教学要教学生学习阅读,就不能一遍一遍地整体读 。不能因为强调整体而忽视了部分,也不能突出部分而忽视了整体,必须是整体部分整体地去读 。
二、分析和综合
有人提出人的思想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思想的发生是整体的有机的思想的整体不能真正完全地被分析 。这个问题和前面的问题是相关联的,认为思想不能分析,因此读书就要整体输入,整体输出 。这里将思想与思维方法混为一谈 。分析与综合是人的思维方法 。分析与综合是彼此相反又紧密联系的过程 。学生学习语文离不开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
语文教学的分析方法,就是初读全篇课文之后,分段学习:读段时要理解段中的词句 。其优点,可以对字、词、句、段所表达的思想内涵理解得具体深入 。但是分析法也存在不足之处,过多运用分析法往往忽视对全篇课文的理解和运用,容易削弱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思想性、情感性 。前一时期由于语文教学过于提倡分析,造成语文教学出现支离破碎的语言堆砌倾向,这是我们不赞同的 。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如一只瓷花瓶,整体观赏十分美丽,一旦把花瓶打碎了,一堆瓷片就会失去花瓶的美 。同样,一篇文章,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才能体现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美感 。读一篇文章的目的,从理解的角度讲,就是要理解全篇的思想内涵,理解字词句的目的也是为了能读懂全篇 。从运用的角度讲,学了语言就是要会表达,学会说话、作文,学习遣词造句,也是为了能作文成章 。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整篇,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表怎么写
- 工作计划|初二2022年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 工作计划|初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文2022
- 工作计划|小学2022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表怎么写
- 工作计划|2022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第一学期范文
- 工作计划|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文2022
- 工作计划|2022初一语文教学个人计划
- 工作计划|初二语文教学计划模板范文
- 工作计划|高中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第一学期范文
- 工作计划|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第一学期范文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