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结题报告|教师实验课题结题报告( 五 )


3、增加运笔训练
运笔训练也是培养学生书写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运笔的方法,熟悉对铅笔的运用,也可以促进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为以后的书写起到一定的帮助 。当然,运笔训练也应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科学的指导,结合智障儿童手部动作的发展规律,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层次内容:
(1)涂鸦:先给学生空白的纸和笔,让孩子任意图画 。还可以给学生一个固定的主题让学生进行图画 。例如给学生一件画好的裙子,让学生在裙子的中间任意图画,给学生一块画好的手绢,让学生添上任意图画等 。
(2)描画点、线条:先给学生一些用虚线画好的点、直线、斜线、曲线等,让学生用笔描实 。如描画烧饼上的芝麻(点的训练);描画楼梯、火车轨道、房子上的砖块(直线的训练);描画小鱼的骨头、莲蓬头洒出的水(斜线的训练);描画大海的浪涛、花瓣(曲线训练) 。然后,将所有的训练内容综合在一起进行整合训练 。例如出示学生喜爱的白雪公主图片,让学生描画图上的房屋、小草、
小花、裙子、太阳等 。
(3)仿画点、线条:给学生一些画好的点、直线、斜线等,让学生在下方模仿,再设计一些线条画,如在画好的动物周围添上点点的小草;出示一个方形的窗框,让学生添画横竖的窗条;出示一只小鸟,让学生给它画一个有横线竖线条组成的笼子等 。
4、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为配合学生的手部动作训练,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我们尝试将现有的35分钟课堂教学重新进行了设置:
(1)时间设置:每节课利用前十分钟进行手部技能的训练,包括手指操、手部小律动 ,利用搭配儿歌的录音带,带领学生一边念儿歌,一边活动手指,增加手指的灵巧度;还有利用器械、玩具进行手部精细动作和手部力量的训练 。在之后的二十五分钟里,把课堂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前十分钟进行新授内容的教学,后十分钟根据学习内容进行活动设计,中间的五分钟进行休息放松活动 。例如在教室里小鸟飞,音乐欣赏等,调动学生的情绪,放松心情 。
(2)组织教学:手部的训练注重的是学生的参与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打破常规,采用互动式教学形式,每节课的开始进行点名游戏,大家齐说,,欢迎 。被点到的学生说大家好!,最后老师说同学们好! 。学生和老师之间互相打招呼,还可以招招手或拥抱一下,安定学生的情绪,增加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
(3)教学设计:我国培智教育目前的教与学的方式,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 。具体表现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 。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效果不佳 。我们认为,这一状况应有所改变 。考虑到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的方式,以桌面操作为平台,通过动手获得经验的同时,发展手部动作技能 。如在数学长方形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将一张纸撕成长方形,然后在长方形的纸上涂鸦,做成毛巾、报纸、手绢、图片 。在语文识字一、二、三的教学中,用橡皮泥搓成相应的字形,用小棒摆出字形 。这样的设计,即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手部动作技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