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转化记录|转化学困生,促进有效教学”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二 )
1、建立学困生成长跟踪袋:收集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实证材料进行分析比对 , 跟踪调 。
2、制定教师读书制度:制定教师读书制度 , 每学期读两本提高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 , 提升自身内在修养的图书 。写好读书心得 , 并进行读书交流活动 。
3、开展课堂教学观察 , 进行课堂教学诊断:开展 聚焦学困生 , 进行课堂教学观察的主题教学活动 , 引导教师进行学困生课堂观察 , 并组织进行学困生课堂关注度分析 。
4、进行案例交流:认真撰写案例 , 组织召开学困生案例分析会 , 通过交流 , 促进反思 , 提高转化效果 。
5、组织有效的学困生检测与评估 。
6、进行师徒结对:完善教师成长梯队建设机制 , 开展教师手拉手结对活动 , 为合作探索转化学困生奠定基础 。
7、课题论坛:开设教师论坛 , 促进转化学困生策略与方法的研究交流 。
8、资源共享:完善学校网站的课题研究版块 , 积极地在瑶海教研网建立蚌二小教研博客群 。
9、家长学校开展多种形式活动 , 教给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 , 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
10、组织学生走出课堂 , 参与社区活动 , 矫正学困生行为 , 实现兴趣爱好正向迁移 。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调查研究阶段(2009年9月10月)撰写子课题研究方案 , 做好申报、立项及论证工作 。
1、成立课题组 , 组织开题及培训 , 召开课题组成员参与课题论证会 , 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和修订 。
2、加强理论学习 , 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培训 , 明确课题意义 , 掌握相关研究方法 。
3、通过问卷调查及学困生学习随机抽查等形式 , 对转化学困生
的现状、转化途径与方法 , 教师相关素质及其他制约因素情况做详细调查 , 积累调查信息 , 撰写调研报告 , 进行资料收集 。
第二阶段: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6月)
1、请有关教育专家指导 , 提高全体教师研究的有效性 , 扩大课题的影响 。
2、分解课题 , 课题涉及到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 , 要制定课题研究指南 。
3、案例研究 , 每学期开展课题研讨活动 , 结合案例 , 探讨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
4、开展课堂观察分析 。
5、撰写论文 , 每学期根据研究专题撰写课题论文、案例分析 , 不断充实专题论文集、案例集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后进生转化个人工作计划模板2022
- 水浒传读书笔记|《水浒传》读书笔记记录
- 红岩读后感|小学生读书记录——《红岩》读后感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家有小事儿》读后感——同样的母爱,别样的记录
- 建筑师成长记录|《建筑师成长记录》读后感
- 如何转化后进生|怎么有效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
- 小学语文教研组记录|小学2013年秋季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 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2013年春季学期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 永远的雷锋观后感|记录片《永远的雷锋》观后感
- 艺体教研活动记录|中学艺体组教研活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