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把爱播撒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里( 三 )


首先,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提高进城务工农民的待遇,提高农民工的经济支付能力和基本生活条件,使农民工逐步具备带上子女进城的能力 。同时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家庭创业项目 。打工经济虽然是目前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但绝不能以此代替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 。因此,要发展壮大农民自己的产业经济,让农民在自己的家中有事业可干,有利益可得,把农民重新从城市吸引到农村从事与城里一样的工作 。农民不外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
其次,打破城市学校本身的坚冰 。城市学校要敞开大门接纳留守儿童入学,取消一些不平等的收费,且与有关方面相互协力,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更为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保证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教育中接受平等的教育,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的健康成长 。
学校:成为留守儿童成长的快乐驿站
作为学校,应充分利用其教育资源优势,承担起更多的留守儿童监护和教育责任 。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填充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利用互助互学的同伴友谊来弥补其在家庭中缺失的亲情 。
首先,提高教师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认识,让每一位教师比较全面地了解本校、本班中留守儿童的情况,只有了解了他们才能很好地帮助他们 。也只有提高了认识,才能把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转化为老师的行动 。而老师的行动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是最为重要的 。
其次,学校平时多组织一些文体活动 。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家庭关怀,通过一个又一个活动,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在老师的帮助下,留守儿童自己做主角 。
第三,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留守儿童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学校应及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办心理咨询室、心灵小广播,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辟心理健康专栏,为留守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
另外,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 。开学初,学校就要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成员状况,父母的去向及联系方式 。特别是留守儿童父母和临时监护人的联系电话、通信地址要记录准确,以此为基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 。
教师:做留守儿童最亲密的伙伴
了解留守儿童,关心留守儿童,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每一位教师,更是每一位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
首先,主动走进留守儿童内心,抚慰孤独的心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 。作为班主任应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把握其内心世界,体验和理解其内心世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