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霞先生文集》序原文及译文( 三 )
[10]阃寄:阃,门槛,引申指国门 。把军权委托给武将,称阃寄,意思是把国门之外的事寄托给武将 。这里是指陷害沈鍊的总督杨顺、巡按路楷,事见《明史?沈鍊传》 。
【《青霞先生文集》序原文及译文】[11]给谏:官职名,即给事中 。俞君:未详 。
[12]以敬:沈鍊的长子沈襄,字以敬 。
[13]孔子删《诗》:《诗》即《诗经》 。《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 。”后世学者对此说颇有争议,迄未定论 。
[14]《小弁》:《诗经?小雅》篇名 。《诗序》说:“《小弁》,剌幽王也,太子之傅作焉 。“相传周幽王欲立褒姒子伯服,放逐太子宜臼,宜臼之傅因作此诗 。但齐、鲁二家《诗》以为是周尹吉甫之子伯奇因被逐而作 。
[15]《巷伯》:《诗经?小雅》篇名 。是寺人(宫中近侍之人)孟子被谗受刑,为发泄愤懑而作 。
[16]中声:中正和谐的音乐,即古代的“雅乐”,相对于“变声”或“郑卫之音”而言 。
[17]“发乎情”二句:《毛诗序》:“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 。”是说“变风”的作者从基本性出发,虽然抒发了悲伤、怨刺的情绪,但却没有超越礼仪的界限 。
[18]“言之者无罪”二句:亦见《毛诗序》 。
[19]按次:按而次之 。按,考察,研究;次,排列 。
[20]“屈原”句: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子原,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楚人,怀王时任左徒、三闾大夫 。主张内修政治,外抗强秦 。遭诬陷去职,后又被放逐江南,怨愤而作《离骚》 。疑(nǐ 你)通“拟”,类似 。
[21]“伍胥”句:伍胥即伍子胥(?—前484),名员,春秋楚人 。因父兄受馋被楚平王杀害而奔吴,佐吴王阖闾大败楚军 。后吴伐越 。伍子胥屡谏吴王夫差灭越,言辞不屈,终因受谗被迫自杀 。事见《史记?伍子胥列传》 。
[22]“贾谊”句: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文帝时为博士,后迁太中大夫,被谗贬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 。曾上《陈政事疏》等,指斥时弊,言辞激烈 。
[23]“叔夜”句:嵇康(224—263),字叔夜,三国魏人,官中散大夫 。后因不满于司马氏集团的统治,隐居不仕 。终遭钟会构陷被杀 。曾作《幽愤诗》以抒发被诬下狱的幽愤 。
[24]“刘蕡(fén汾)”句:刘蕡,字去华,唐昌平人,公元826年(唐宝历二年)进士及第 。文宗时试贤良对策,犯颜敢谏,长篇大论,言辞亢激 。因宦官当道,黜而不用 。详见《旧唐书?刘蕡传》 。
[25]荐(jìn进)绅:荐,同“搢” 。荐绅即搢绅、缙绅,士大夫有官位的人 。
[26]作之忾(kài)也固矣:作,振作 。忾,义愤 。固,一定,必然 。句意是:振奋起他们(守边战士)对敌人的愤恨,同仇敌忾,那是必然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