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心得|学习《以“导学案”践行英语教学的生本教育之路》的心得( 二 )



依据重点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what else did you do?在Fun with English 环节 , 设计了四个难度不同的练习 , 抓住学生乐于挑战的个性 。

二、合理使用导学案 , 坚持原则有效实践

1、提前下发导学案 , 作为一部分家庭作业为第二天的新课学习做充分的准备 , 坚持及时反馈 , 让老师对学生的预习效果有所了解在课堂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 , 同时也有利于指导学生更好地掌握预习方法 。

2、灵活使用导学案 , 预设根据生成调整 。

3、及时反思导学案 。让学生动起来————生本教育在英语课堂中的点滴体会

生本教育作为现代教育思想 , 所关注和弘扬的理念是: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 , 教育应充分发展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 , 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人具有发展的需要 , 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生本教育因其高度尊重学生 , 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 全面依靠学生 , 从而使教育获得无穷的生命力 ,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大力推广“生本教育”的过程中 ,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 本人坚信在英语教学中 , 要尽量让学生开口 , 让学生充分感知、理解及运用学习素材 , 进而增强他们的自学能力 。为此 , 本人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 , 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 逐渐探索出几种英语生本模式 , 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

西方一位教育家曾说过: Tell me, Iwill forget. Show me,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I will understand. 在多年来的英语教学中 ,  让我真切感受到这一点 。在英语课堂上如能恰当地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 设计各种学习活动 ,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那么 , 课堂教学会变得更丰富、深刻 , 达到“无声胜有声 , 快乐教学”的效果 。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生本教育在英语课堂中的点滴体会 , 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

一、 互帮互助 , 共同进————成立英语学习小组

生本教育体系认为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 , 具有学习的天性 , 学生基本上是讨论者 , 他们个个喜爱讨论 , 也能够通过讨论深化对知识深度的认识 。因此 , 我们的英语课堂生本化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讨论的生本化 , 讨论的常规化 。只有讨论生本化、常规化了 , 就不必担心学生的潜能发挥不出来 。我划分小组也是从张芹老师那里学来的 , 划分小组的方法和张老师的是一样的 , 我想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 。下面以Word Game环节的教学过程为例:以前 , 学生们掌握一个单词靠的是教师的反复带读和学生的反复跟读 , 带读一遍又一遍 , 跟读一遍又一遍 , 直到学生基本会读为止 。然后教师讲这个单词的几种用法 。这样学生学到的单词不可能超过老师教的几种用法 , 只能是效仿 , 效果并不理想 。现在好了 , 受益于生本教育 , 尝试着将学生分成四人英语学习讨论小组 , 指定一名小组长 , 在小组长的组织带领之下进行小组讨论学习 。而且 , 经常是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与本课词汇学习有关的资料 , 例如 , 某些单词的常用搭配 , 某些单词的特殊运用等 。然后 , 在课堂上 , 让每组学生派代表展示和运用这些词汇 。同时 , 如果小组还存在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 , 也鼓励将问题展示出来 , 进行小组之间的互助交流 , 最后由教师做补充和小结 。显然在这样的课堂下学习的学生 , 再也不会觉得英语课堂的枯燥无味了 。学生掌握单词的数量及用法远远超过传统的教学形式 。他们在课堂上相互学习、交流、探讨、研究 , 却没有任何心理上的束缚与压力 , 畅所欲言 , 滔滔不绝的讨论气氛一浪高过一浪 , 人人都在参与讨论 , 人人都在把自己的想法及获得的信息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与大家共享 , 这对于英语的学习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