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 病毒为何不像细菌那样那么容易被杀死?


抗体 病毒为何不像细菌那样那么容易被杀死?
文章图片

抗体 病毒为何不像细菌那样那么容易被杀死?

最近新冠疫情愈演愈烈 , 美国一天新增10万例 , 正在举办奥运会的日本一天新增一万多例 。 而国内也不太平 , 截至8月6日 , 全国已有17个省份报告现有本土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 , 有高风险地区7个 , 中风险地区185个 。 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冒着中暑的风险奋斗在抗疫一线 。
很多人会很纳闷 , 病毒为何如此顽固 , 不仅杀不死 , 还不断变异升级 , 而细菌却很容易被杀死?
病毒如此顽固 , 不容易被杀死 , 而细菌更容易被杀死 , 主要在于各自的结构不同 。
病毒是一种形小体微、结构简单、寄生在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微生物 。 病毒结构简单到什么程度呢?多数病毒只有一个核酸构成的“内心” , 外面包着一层蛋白质外壳 。 结构简单的病毒 , 没有细胞器 , 自身无法进行新陈代谢 , 只能在活细胞中寄生和繁殖 。 病毒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将自己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中 , 依赖宿主细胞代谢系统进行增殖复制 , 结果宿主细胞被干掉 , 病毒从细胞中流出又进入新的细胞 。
当病毒浮游在空气中 , 停留在物体表面时 , 它们是无生命的 , 但并不是死的 。 一旦与宿主细胞接触 , 它们又会突然“活”起来 , 迅速进入细胞内 , 利用细胞内的原料疯狂复制自己 。 所以 , 病毒可以存在于任何地方 , 包括水、土壤、空气、物体、人体、动物、植物甚至细菌体内 。
正因为病毒深藏细胞内 , 而且会把自己的核酸整合到人的基因上去 , 几乎不和体液接触 , 药物一般碰不到它 , 所以 , 杀死病或清除病毒很难 。 即使抗病毒药物能杀死一部分病毒 , 残留的活病毒还会在继续侵袭其他正常的细胞 。 有些病毒长期寄存在人体内 , 表面上相安无事 , 一旦免疫力下降 , 病毒就伺机而动 , 开始发病 。 比如我们最清楚的乙肝病毒 , 那些小三阳、大三阳病人 , 一旦服用抗病毒药物 , 一般建议终生服药 , 停药很容易出现病毒反弹 。 对于那些平时未发病的乙肝病毒携带者 , 一旦免疫力低下时 , 就有可以出现病毒性肝炎而出现肝功能异常 。
对于呼吸道病毒来说 , 携带病毒的无症状感染者其实更加具有危险性 , 因为感染者没有任何不适 , 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感染 , 然后在不断的社会活动中传播病毒 , 使更多的人被感染 。
人体被病毒感染后一般会产生免疫反应 , 生成相应的抗体 , 借以消灭再次入侵的病毒 , 然而这种抗体维持的时间并不长 。 此外 , 病毒还有一个特点 , 那就是会不断变异 , 这使得既往的抗体或疫苗对变异病毒毫无招架之力 。
相比较病毒 , 细菌则完全不一样 , 细菌是独立的微生物 , 细菌最外层有细胞壁 , 内层有细胞膜 , 细胞膜上含有荚膜多糖、脂类 , 无论是细胞壁还是细胞膜结构 , 都可以成为抗菌药物攻击的目标 , 一旦细胞壁或细胞膜受损 , 细菌就会裂解死亡 。
【抗体|病毒为何不像细菌那样那么容易被杀死?】人类发展史 , 其实就是与病毒不断斗争的历史 , 人类的传染病大约75%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 有些传染病的传播力很强 , 短期内就可以造成在一个地区的大流行 。 在全球化交通极其便利的今天 , 只要世界上仍有一个角落存在新冠病毒 , 我们任何人任何地方都无法独善其身 。 对抗新冠病毒 , 任重而道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