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最近新冠疫情愈演愈烈 , 美国一天新增10万例 , 正在举办奥运会的日本一天新增一万多例 。 而国内也不太平 , 截至8月6日 , 全国已有17个省份报告现有本土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 , 有高风险地区7个 , 中风险地区185个 。 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冒着中暑的风险奋斗在抗疫一线 。
很多人会很纳闷 , 病毒为何如此顽固 , 不仅杀不死 , 还不断变异升级 , 而细菌却很容易被杀死?
病毒如此顽固 , 不容易被杀死 , 而细菌更容易被杀死 , 主要在于各自的结构不同 。
病毒是一种形小体微、结构简单、寄生在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微生物 。 病毒结构简单到什么程度呢?多数病毒只有一个核酸构成的“内心” , 外面包着一层蛋白质外壳 。 结构简单的病毒 , 没有细胞器 , 自身无法进行新陈代谢 , 只能在活细胞中寄生和繁殖 。 病毒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将自己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中 , 依赖宿主细胞代谢系统进行增殖复制 , 结果宿主细胞被干掉 , 病毒从细胞中流出又进入新的细胞 。
当病毒浮游在空气中 , 停留在物体表面时 , 它们是无生命的 , 但并不是死的 。 一旦与宿主细胞接触 , 它们又会突然“活”起来 , 迅速进入细胞内 , 利用细胞内的原料疯狂复制自己 。 所以 , 病毒可以存在于任何地方 , 包括水、土壤、空气、物体、人体、动物、植物甚至细菌体内 。
正因为病毒深藏细胞内 , 而且会把自己的核酸整合到人的基因上去 , 几乎不和体液接触 , 药物一般碰不到它 , 所以 , 杀死病或清除病毒很难 。 即使抗病毒药物能杀死一部分病毒 , 残留的活病毒还会在继续侵袭其他正常的细胞 。 有些病毒长期寄存在人体内 , 表面上相安无事 , 一旦免疫力下降 , 病毒就伺机而动 , 开始发病 。 比如我们最清楚的乙肝病毒 , 那些小三阳、大三阳病人 , 一旦服用抗病毒药物 , 一般建议终生服药 , 停药很容易出现病毒反弹 。 对于那些平时未发病的乙肝病毒携带者 , 一旦免疫力低下时 , 就有可以出现病毒性肝炎而出现肝功能异常 。
对于呼吸道病毒来说 , 携带病毒的无症状感染者其实更加具有危险性 , 因为感染者没有任何不适 , 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感染 , 然后在不断的社会活动中传播病毒 , 使更多的人被感染 。
人体被病毒感染后一般会产生免疫反应 , 生成相应的抗体 , 借以消灭再次入侵的病毒 , 然而这种抗体维持的时间并不长 。 此外 , 病毒还有一个特点 , 那就是会不断变异 , 这使得既往的抗体或疫苗对变异病毒毫无招架之力 。
相比较病毒 , 细菌则完全不一样 , 细菌是独立的微生物 , 细菌最外层有细胞壁 , 内层有细胞膜 , 细胞膜上含有荚膜多糖、脂类 , 无论是细胞壁还是细胞膜结构 , 都可以成为抗菌药物攻击的目标 , 一旦细胞壁或细胞膜受损 , 细菌就会裂解死亡 。
【抗体|病毒为何不像细菌那样那么容易被杀死?】人类发展史 , 其实就是与病毒不断斗争的历史 , 人类的传染病大约75%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 有些传染病的传播力很强 , 短期内就可以造成在一个地区的大流行 。 在全球化交通极其便利的今天 , 只要世界上仍有一个角落存在新冠病毒 , 我们任何人任何地方都无法独善其身 。 对抗新冠病毒 , 任重而道远!
推荐阅读
- 形变:研究人员发现使病毒失活的新策略
- 奥密克戎揭示了人类免疫力
- 为什么全世界有那么多“蛇岛”,而且岛上的蛇还会越来越毒呢?
- 新冠病毒最终可能走向“静默”与人类共存
- “月球巡洋舰”来了!丰田要在2040年登陆火星
- 38亿光年外发现罕见「五重奏」,空间强烈扭曲,爱因斯坦又对了?
- 干细胞对风湿病也有效果吗?中科西部干细胞研究院
- 从多方面因素来证明干细胞移植疗法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 抗新冠的的IgY技术在深发布 它和抗幽门螺杆菌IgY有何不同?
-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一种常见的病毒可以引发多发性硬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