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连减教案( 四 )
1、 你选择几种食品 , 算一算需要多少钱?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来解决 。(连加 。自己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 。再全班交流)
2、 如果 , 妈妈给你10元 , 你想买什么?还剩多少钱?
(连减 。4人小组讨论 , 并把算式记下来)
连加 连减教案(二)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二)通过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 ,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及书写工整、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难点:正确计算连减式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板演(指名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演算): 2.在两名学生板演的同时 , 其他学生口算下面的题 , 抽问其中一道连加、一道连减的口算过程 , 从而复习连加、连减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0+40+30=10+40+20=3+20+6= 70-20-40=80-50-10=65-5-20= 订正板演 , 两名学生分别说一说计算过程 , 大家检查计算是否正确.然后观察一下 , 两道加法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 引导学生发现第一个加法算式两个加数的和也就是第二个加法算式中的第一个加数.如果把这两道加法题连在一起写 , 就是一道连加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连加、连减用竖式计算.出示课题“连加、连减”.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1 28+34+23= 启发提问: (1)连加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用竖式怎样计算? 相邻的两位同学互相说一说 , 然后自己动笔试着做一做(如果有条件 , 每人一块小纸黑板 , 每人在纸黑板上做). 在学生自己试算过程中 , 教师行间巡视 , 找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做法 , 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 , 先出示正确的算法 , 即 大家进行评议 , 公认这种算法是正确的.然后出现下面两种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如果班里学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 就不必提出 , 以免误导).让学生说一说错在哪里. 小结性提问: (1)计算连加式题 , 先加什么 , 再加什么? (2)计算连加两步式题 , 应注意些什么? 在此基础上得出: 计算连加式题时 ,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 再加第三个数.要注意计算第二步时 , 是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加上第三个数 , 还要注意每一个计算过程中 , 不要抄错数. 教师介绍简便写法.为了书写简便 , 我们可以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即 提问:这种写法和原来的写法有什么不同?简便在什么地方? 教师总结同学的意见 , 得出:这种把算式连起来写的方法 , 不仅可以少写一个“62” , 比较简便 , 同时可以避免计算过程中抄错数的错误 , 使计算正确、迅速. 做一做: 46+25+17= 要求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做 , 先分步书写 , 再用简便方法书写.指名一个同学在小黑板(或投影片)上做 , 便于在全班订正. 2.出示例2 52-20-18= 启发性提问: (1)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两步式题? (2)你能根据刚才研究的连加两步式题 , 推想出连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吗?同学们试一试在小黑板上做一做.
推荐阅读
-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准备充分最减压》读后感
- 读后感教案|《一份特别的教案》读后感
- 李寄教案|李寄除妖读后感
- 《真分数和假分数》教案设计
- 五年级校本课程教案|2013年秋学期小学五年级数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 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2013年秋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内容分析与教学目标
- 20122013学年度|小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减负工作计划
- 党课教案守底线严自纠创实绩
- 幼儿园大班三八妇女节教案:妈妈,您辛苦了!